中国古代文学史1.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部分名词解释: 1、神话是“在人们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记载神话比较多的书有: 《山海经》、《楚辞》、《淮南子》。比较著名的有女娲创造人类、夷羿射日、鲧禹治水等故事。(书P5-6) 2、今人逯钦辑较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载周代的歌谣有15首。“歌”的第一首是《弹歌》:“断竹, 续竹,飞土,逐 。”歌辞以最简炼的语句,写了以弹追逐野兽的情景。它最早见于《吴越春秋》。“杂 辞”部分,所录的第一首是《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是祭神时唱 的,表现了人们的愿望:土地不要流失,水不要泛滥,昆虫不要作恶,草木回到它该生长的地方。P12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全集305篇。分 风(160篇)(风土之音)、雅(105篇)(朝廷之音)、颂(40篇)(宗庙之音)三个部分。风分周南、 召南等15国,雅分小雅、大雅,颂分周、鲁、商颂。(书P18-19) 4、风、雅、颂与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赋就是直接的铺叙陈述,职实地把事情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有明喻。兴又叫起兴,从别的事物写起,引到所要表达的意思上来,带有引起联想的意味。 ( 书P27) 5、重章叠句是《诗经》中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民歌中经常使用,重章是指后一章跟前一章大致相同, 只是变动个别叠章是指相邻事词语相融的两句重叠。(书P29) 6、采诗是周代帝王为了解社会民政部而采取的每年定期派人到各地收集民谣、诗歌。 7、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是现存楚辞最古的注本,内有《离骚》《九歌》《远游》《卜居》《渔父》,共25 篇。屈作有:《离骚》《九章》《天问》《招魂》和《九歌》。(书P35) 8、《天问》一口气提出了170个问题,《招魂》是屈原为招怀王之魂而作,《九歌》是经屈原加工的民间祭 祀乐歌。(书P37) 9、真正标志散文形成的应该是《尚书》。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书P53) 10、《春秋》《左传》是属于编年体,《国语》《战国策》是国别体。《左传》记载了春秋250年间诸侯国的 政治、军事等。(书P56) 11、诸子,按字面上讲,就是各位先生的意思。有理论、有主张的先生们的著作也称为诸子。(书P63) 12、在《孟子》一书中,比较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孟子论诗的一个原则)的主张,所谓“知人”,就是 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以及他的创作动机等。(书P73) 13、《孟子》的寓言多数是采自民间故事,《韩非子》的寓言多数采自历史传说,而《庄子》寓言多数是自 己有意识虚构的。(书P84) (汉代)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内容:重农、削藩、守边。 文风亦有相近之处,一个富于文彩(贾谊),一个深识沉实(晁错)。(书P8) 汉代班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传记体的断代史,对后代史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资料丰富,体例规范。从史家的笔法而言,比《史记》前进了一步。(书P11) 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称得上是抒情散文的开端。东汉秦嘉写给妻子的信《与妻徐淑书》开始以日常生活为题材,是抒情散文的一个进步。(书P13) 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载了中华民族自黄帝开始到汉武帝时止的三千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本纪是记载黄帝以来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以及各个帝王的事迹及社会的重大变化。世家,记载王侯外戚以及个别有特殊贡献人物的事迹。列传是人物传记,主要记载两种人:一是品德高尚,才华卓越;二是社会影响较大。(书P17) 所谓“互见法”,就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是将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书P24) “赋”名字是从《诗经》而来,在《楚辞》中得到开拓发展。(书P33) 汉赋发展初期主流是骚体赋(赋体的一种),他们都继承、仿效屈原《离骚》进行赋的写作,情调凄恻哀怨,对现实有批判的精神,多用《离骚》句式,句中多用语助词“兮”,代表人物贾谊,作品《鹏鸟赋》《吊屈原赋》。(书P35) 汉赋发展全盛期主流是散体大赋。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子虚赋》)、王褒、扬雄、班固等,代表作是枚乘的《七发》,《七发》是骚体赋向散体大赋转化的标志。(书P36) 汉赋晚期主流是抒情小赋(汉赋后期的一种体载,一般为抒情咏物之短篇),代表作家张衡、赵壹。以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散体大赋转为抒情骈体小赋。(书P38) 乐府是管理音乐歌舞的机关,把秦代开始设立到汉武帝时代比较完备,后来把这些音乐机构收集

文档评论(0)

精华文档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