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之区别及其意义——张载《大心篇》解读兼论其知识论.pdf

“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之区别及其意义——张载《大心篇》解读兼论其知识论.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性所知”中的 “所”来说 ,“所”在此为代词,在语法 上作为前置宾语使用。E5](P346)它表示 “德性”(主语) 三、对 “见闻之知”和 “德性所知”的分析 “知”(谓语)的对象。与之类似的是 《论语》中的 “视 为什么研究者要将 “所”改为 “之”呢?一个可能 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合起来看,“德性所 的解释是出于文本修辞——对称——的需要 ,但是 , 知”整个词组为一名词性词组,它意为:德性所 了解 其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逻辑上潜在需要 ,——逻辑本 和把握的东西。其次是 “之”——还是具体就 “德性 身所具有的强制性导致了文字的改变。但是我们需 之知”中的 “之”来说—— “之”在此为介词 ,表示隶 要思考的是,这一预设的逻辑前提是否正确?问题的 属 、领有。[](P6它与其前后的 “德性”和 “知”之关系 关键在于,它们之间是否能够对称起来?我们可以看 为:后面的 “知”隶属于前面的 “德性”。由此 “德性之 到,张载是在与 “见闻之知”的对举中提 出 “德性所 知”意为:关于德性的知识 ,此知识的对像是德性 ,即 知”的,也就是说,“德性所知”是在 “德性所知——见 道德知识。许多研究者将 “德性所知”“偷换”为 “德 闻之知”这一框架之内提出的。由此预示出:我们也 性之知”,继而将其理解和界定为关于道德的知识, 应该在这一框架之内来理解 “德性所知”,但是由此 这是值得商榷的。 也潜含着一个危险的陷阱,那就是,在这一框架之内, — — 由此,“德性所知”与 “德性之知”之间存有 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界定?是平行并列 、同一层 次还是地位高低不同、不能对等?明确和界定它们的 几个明显的区别: 关系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不将之分辨清楚 ,那么就会 1.两者之 中的 “知”之词性不同。前者为动词, 导致错误。在本文看来,上述将 “德性所知”“偷换” “知道”、“了解”之义。在语法上为 “德性”的谓语,整 为 “德性之知”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未能明确它们之间 个片语意为德性所认识 、了解到的东西 ;后者则为名 的关系,即:虽然研究者做到了将它们放在一个框架 词,“知识”之义。整个词组表示关于德性的知识。 之内来理解 ,但是却未能做到第二步——明确它们之 2.认识主体的差异。如果我们按照通常流行 的 间的具体关系。用逻辑学(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 见解——将他们视为两种平行并列的不 同的知识 我们需要明确 “德性所知”与 “德性之知”这两个概念 — — 来说的话 ,那么,前者知识的认识主体在语词中 之间的同异关系,具体来说就是 ,它们之间是隶属关 已经显示出来,即是 “德性”,后者则未显示 出来 ,但 系、交叉关系还是全异 (排斥)关系?就 “德性所知” 是我们可以推论出是一般意义上的 “人”。对认识主 被改为 “德性之知”来说,毫无疑问,此改动的潜在前 体的不同做出如此的区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 提是将它们理解和界定为全异(排斥)关系了。这一 什么张载要做出如此的区分呢?而不是直接标示出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