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ppt

报告提纲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历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学校本位课程发展) 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课程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 以学校为“主体”、为“根据”、“基地” 重视学校人员的自主与责任:主动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学校课程, 通过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进行学校组织再造,整合学校人力资源与地方资源,强调学校人员的“团队合作”的精神与“循序渐进”的策略。并寻求外来顾问的协助,满足学校师生的教育需要。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实践过程 情境分析: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需求评估 愿景建构:以校长办学理念为基础,通过民主协商对话沟通的过程取得共识,学校愿景共识的建构。 方案设计:教师主导主体,专业参与,权力分享。教师参与讨论学校课程架构、教学时数、课表安排、各学习领域的方案设计与编选教材,鼓励教师学习课程发展设计及进行创意教学,发挥教师专业自主。 执行实施:学校组织机制与运行(提供专业支持与机会) 评价反馈:组成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进行自我评价(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凸显学科的品性特点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进行划分 忠实观 课程使用者在实践课程时,能完全符合课程制订者的课程意图。(教师在课程素养不足的前提下会对学者专家精心规划的课程造成折损,以至于影响原课程规划与设计的用意。 相互调适观 课程规划和设计人员与课程使用者双向相互影响和改变的历程。(教室的教学情境是变动不居的,教师须视不同的教育情境而弹性调整课程实施。) 缔造观 师生在实际教室生活中共同创造教育经验的历程。(注重在教室层面的师生互动,透过相互的辩论、对话与沟通,建构出教室里的学习经验。) 2、实践模式在各学科中的体现 (一)课程创新模式 1、内 涵 开发全新的课程或课程单元。 2、基础与条件 (1) 客观条件和基础 国家课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 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色和条件资源(时间、空间、经费条件); 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包括人力资源优势和团队规模); 学生和家长的可接受程度。 (2)主观条件和基础 学科教师的理想、信念、兴趣和价值追求; 学科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能力。 4、课时安排及比例 2、整合的目的和意义 学科之间存在整合的要素和内容 教育教学之间存在整合的要素和内容 具有精减高效的功能 具有整体育人的功能 (1)学科本位整合模式:学科内、学科间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 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 教材选择的基本情况 日本道德新教材《充实的心灵》 1. 学术报告 (1)研究主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2)学科专家报告 本土化、校本化改造过程 选择 日本道德教材《充实的心灵》 审议 学校课程咨询委员会 改进 按照普适性、本土化、民族化的原则,从文本 上对教材进行初次的本土化改编。 实践 本着“边学习、边实验、边反思、边完善”的原则, 逐步推进选择教材的本土化、校本化的改造过程。 完善 反复的修改和完善, 直至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 原版教材与本土教材对比——道德学科 原版教材与现有教材对比——生活学科 原版教材与现有教材对比——生活学科 走进学生的心灵 丰富学生的心灵 充实学生的心灵 四、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的几点反思 1.政策支持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首先,得益于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其次,得益于教材管理选择制度 再次,得益于宽松的课时分配制度 2.课程领导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持续的组织保障 多层级的课程领导 学校课程领导 倡导者、发动者、决策者 学科委员会 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价 3.学术文化传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智慧宝库 学术文化内力基础:专家治校——学术领导——学科自主 学术委员会 语文学科委员会 数学学科委员会 外语学科委员会 音乐学科委员会 … … 课程开发咨询委员会 学术文化外力基础: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省市区教研部门 4、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人力保障 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技术是基础 在做中“唤醒、激发、提高”是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