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哲学讲座概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死亡哲学讲座课程论文 朱健 2011213611 物理学院 对死亡之看法 摘要:解决死亡的恐惧问题是提升人 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十分重大。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珍惜生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一个现代人,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战胜自我,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 关键词:死亡文化 死亡恐惧 死亡意义 战胜死亡 各种死亡观 中国的死亡观: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说是乐“ 生”的文化,儒家乐“ 群体之生”,追求生命不朽与礼乐之乐;道家乐“ 个体之生”,向往入于混沌、顺于自然的逍遥游。与西方早期主流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儒道站在现世的大地上思考死亡,西方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天庭,故而不易通会中国哲学玄秘的地方。儒家鼻祖孔子强调要接受天命的安排,他对学生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主张人生应“ 乐天知命”,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在他的影响下,儒学将个体的死亡现象赋予道德修养的含义,极其重视个体对群体的贡献。与此相反,道家超乎寻常地突出了宇宙的永恒和追求个体自由生命的渴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一句话就道出了他秉持的自然主义自生自灭的观念。庄子更进一步,他说“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人不仅应退回根柢,而且要彻底回归混沌,消除生与死的区分,像“ 真人”那样无牵无挂。在他看来,死便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生本身就意味着获得了绝对的价值,任何身外之物都不值得用生命换取,否则就是人性的湮没和异化。 死亡让生者更加强烈地渴望生或永生,以致让生者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关于死亡的文化和宗教体系。无数的生者都在幻想或坚信“灵魂不死”,“死即再生”的信念。佛教讲净土,道家有仙界,基督教有天堂,都可以看作是“永生”境界的幻化。宗教神学试图超越生死,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愿望,因此它似乎始终伴随着生死。死亡看似是极其简单的生理现象或生命现象,然而往往又是十分深奥或十分神秘的文化现象。死亡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意识形态。比如生死由命是宿命和悲观主义的生死观。而相对的当然是乐观主义的生死观。文学和艺术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生死观念和表现手法显然也是很不相同的。儒家有的时候会把生和死、生命和道义绝对对立起来,比如“杀身成仁”的训诫。有的时候又有重视生的一面。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就体现了重视人生,强调现世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老子说“出生入死”,本意和现在常用的意思出入很大。其实他就是主张少私寡欲、清静无为而保命长生。庄子的生死观体系也不简单。要之,他更强调确立通达正确的态度,超脱生死之变,解脱“生人之累”,而进入逍遥游境界,即“齐生死”。最后他把生死归于命运:“死生,命也”。乃至从物无彼此、“道通为一”的立场推导出人生如梦的观点。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顺应文明时代的私有化大潮,勇敢地承担起生命“有死”的悲剧本质,其精神方式就是所谓的死亡哲学。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开始有了哲学,也就首先产生了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不仅对死亡的沉思在古希腊被看作是人类摆脱童年时代的标志,直到海德格尔仍然认为只有通过冥思死亡才能获得人的“此在”。正如我们在先秦诸子中随处可见的关于生命伦理的智慧话语一样,在古希腊哲学中俯拾即是的则主要是关于死亡的沉思。如苏格拉底的人生结束语:“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活路好,惟有天知道。”又如柏拉图的名言“哲学是死亡的训练”等等。它们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感动着读者的心。古希腊人之所以能对今人恐惧的死神抱以如此冷静和不动声色的回应方式,主要应根源于其日神精神对个体化的肯定,以及由此而在主体化过程中所凝聚起来的理性精神。“过理性生活”,不受情感困扰,在古希腊是被当作一个成人的主要美德。既然生命的本质中就包含着死亡,那么对它还有什么恐惧的呢?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怕死”出于“不智”,即个体精神上的残缺所导致。此外,个体的生和死,还被看作只与人的肉体相关,而肉体则被看作是理性的低级阶段,即尚未充分完成主体化的东西,所以伊壁鸠鲁认为死对于生者与死者都是不相干的,同样塞涅卡则把生死忧虑看作是卑怯、肮脏的东西。如此心怀理性超越生死,甚至一心想着、渴望着死,那么还会有什么恐惧呢?所以爱比克泰德有句名言就说“可惧怕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的恐惧。”。究其实质,古希腊人把死亡当做一个外在于生命的对象,从而将之从生命内部搬迁出去,让这变得与理性生活毫不相干,即人在使生命日益主体化、理性化的进程中,克服了死亡所带来的畏惧与焦虑,从此走上了与原始文化及其诗性智慧完全不同的生命之路。A.H.拉夫林 《面对死亡》 成都科技翻译研究会 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