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原始的农耕生活,表格作业,ppt.doc

第二节,原始的农耕生活,表格作业,ppt.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原始的农耕生活,表格作业,ppt 篇一: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所反映出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 联系讲述法、 图表法、 图片分析法。 【教学过程】(旧课复习):要求学生掌握上节课的重要知识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问题1:这些原始人的食物来源主要靠什么途径获取的?(采集和渔猎为生) 问题2:原始社会人们靠野外采集、渔猎为生,他们的食物能不能得到保障?他们食物的来源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参考:不能。如受季节变化、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 不充足 ,需要不断迁徙等等。 问题3: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 请大家阅读“导入框”的内容:相传伏羲是人首蛇身,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伏羲聪慧过人,他教人结网捕鱼(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 关于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古史多有记载,如《拾遗记》说:“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这虽是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但它至少告诉了我们:在那个传说的时代(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人类开始出现了原始农耕。 问题: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以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 学生: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注意到了可食用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的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设想:他们是怎样发现一些水果可以种植的?) 传说归传说,那么,有什么考古发现来证明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原始农耕?原始农耕的出现又给原始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引入新课) 一、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发现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 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2.生产、生活情况 (1)耜耕农业——使用磨制石器,用耒(lěi)耜(sì)耕地,种植水稻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磨制石器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制作技术有了发展。河姆渡出 土的装有木柄的骨耜就说明了这一点。磨制石器的制作方法大致是:先将石块敲打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在砺石上蘸水磨光。 农业的发明,是妇女的功绩。妇女在长期采集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 律,后来她们就在住处附近栽培一些植物,这就是原始的农业。当时的耕作方法,大概是这样的:人们先用石斧砍倒树木,放火烧掉,再用石铲和石锄平地、松土,然后下种,称为“刀耕火种”。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第8页的小字,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说明了什么?看看河姆渡居民在工具使用上和北京人比有哪些不同?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骨耜、石斧、木铲,与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许多石器已经作了磨光处理。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页“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耜是最常见的河姆渡出土物,骨耜上安装的柄叫耒。通常又把这种装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用耒耜耕作,叫耜耕农业。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