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德育共享生命阳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施有效德育 共享生命阳光 ——实施“有效德育”方法谈 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大兴第一实验小学在市教育局提出有效德育的背景之下,结合学校现状,提出“阳光德育”,即用道德的手段达到道德的目的。我校新华家园、金色雅园两校区分别以“细节”和“情感”为切入点,探索有效德育的途径。 关键词: 有效德育 阳光德育 道德手段 什么是德育?德育:德育的目的是培养被社会接受的人,是培养人幸福的感受。武汉市教育局在《“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中提到:“有效德育……应遵循中小学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认知规律,着眼于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上级精神,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德育是有效?现行的德育方式又有哪些是低效和无效的。通过我校对这个问题的反复观察、思考、讨论,我们发现,现行的德育方式存在着以下两大主要问题: 一、德育停留在表面。以为搞了大活动、训练了学生行规就是做德育了,而没有思考,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判断能力,让人能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能够明辨是非,明白自己该怎样做。 二、德育手段和德育目的不一致。所有老师的德育目的基本上都是好的,但是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往往很多都不道德,如:讲大道理式的强迫灌输和机械操练式的强迫训练,这样的手段和目的的不一致,就很容易造成学生行为规范的反弹,因为孩子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基于对这些德育问题的思考,结合我校对德育的一贯认识和我校的办学目标——“心智超群的阳光少年”,在十二·五期间我们明确提出“阳光德育”的工作方式。我们对“阳光德育”的解读是:用道德的手段达到道德的目的。 我们认为:道德手段和道德目的应该是阳光的,是一致的。但是,两者之中关键在于道德手段是否阳光,其着眼点就应该从教师入手,教师应在德育工作中积极思考:怎样的德育方式能够直至孩子们的内心,促使孩子们思考,影响孩子们对各种现象的认识和道德判断,并促使他们自主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坚持培养自己的道德意志。教师要像太阳一样公正、透明,尊重一切生命,并且像太阳一样有温暖而博大的胸怀,他们不急功近利,善于思考,能够等待,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阳光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阳光少年”。 基于对德育问题的思考,结合大兴第一实验小学对德育工作的一贯认识和办学目标——“培养心智超群的阳光少年”,我们明确提出“阳光德育”的工作方式。其思路是:保证德育目的道德的情况下,消除不道德的德育手段和倡导道德的德育手段。 一、回归德育的本质 如果德育的手段不道德,即使可以达到道德的目的,但是却无法影响孩子的心灵,无法使孩子形成这却的道德判断,这和德育的本质实际上是相违背的。不道德的手段有四种: 1.强迫灌输。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宣传,这样的宣传是自上而下的,是粗暴的和不对等的把行为规范要求化为一个一个基本动作,一个一个进行训练,务必做到整齐划一、无可挑剔。对学生的越轨行为进行惩罚校园内伤及学生尊严的“软暴力”和“心理虐待”育部门通过督导,利用大课间、升旗仪式、等平台与全校分享,及时反馈给,教师研究学生,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育方式。 1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