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的思想: 性本善 施仁政 行王道 民贵君轻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杼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古义: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fú,句首发语词。 是:古义:这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sù):指粮食。 多:充足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去,古义:离开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并不是不多,但守城的人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 限制。 以:凭,靠。 本句话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巩固国防。 威:震摄。 兵革之利:武力的强大。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限定人民定居在一个地方,不靠边境的界限;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要;威慑天下,不靠武力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寡助之至:之,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畔,通“叛”,背叛。 之:他,代词。 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