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知识分子具体客观存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知识分子具体客观存在

浅析知识分子的具体客观存在   摘 要:萨义德主要从具体客观存在、人格思维模式和话语发言状态三方面对知识分子进行反思,具体存在为其他两方面提供了活动环境背景。本文从地缘边界、民族设限、社会距离三方面对知识分子的具体客观存在进行分析 关键词:知识分子;流亡;民族;距离 作者简介:张莹(1991.9-),女,汉族,祖籍河北沧州,硕士学历,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萨义德从“流亡者”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分子有边缘流亡和业余的生存两种状态,并认为知识分子要有独立自由人格,批判反对的思维及对权势说真话的发言等特点。其中,知识分子的具体客观存在是其人格思维的形成和话语发言的立场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两方面的形成 一、地缘边界 萨义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将“流亡者”内涵融入到其特质中,在族类观念极强的西方社会,“流亡”已被看做是仅次于死刑的酷刑之一。地缘的分离,边界的变化使“流亡者”存在于一种新旧环境交合中间状态,陌生环境使“流亡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自强的生存力。萨义德认为是“流亡既是个真实的情境,(就我的目标而言)也是个隐喻的情境。”[1]就真实情境而言,无论是在社会史还是政治史中,知识分子甚至整个人类的流离失所和迁徙并不少见。隐喻情境中有“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划分,“圈内人”是“完全属于的这个社会的”;“圈外人”则是“永远处于不能完全适应的状态”。“流亡者”和“圈外人”类似之处在于被迫或主动的远离熟悉和中心,这带给了知识分子的除了漂泊不定和被边缘化等困境,还有一些有利之处,如看事情的要有双重视角、不同于固定的职业生涯的生机勃勃、无休止的自我发现等。萨义德认为流亡是一种模式,这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迁徙,更是知识领域的分离,并且这种流亡模式是有利于知识分子思考的,真实地理位置上的移民或放逐和思维方式上游离在圈子之外都是这种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地缘边界是知识分子个体存在的地理位置,圈子的中心与边缘是知识分子思维活动的圆心和直径,知识分子的人格思维的形成和话语发言的立场都有赖于知识分子这一主体具体存在的地域范围,而地缘边界的改变也会使知识分子人格和话语的改变 二、民族设限 “民族或种族的认同是知识分子又一个不可抹去的客观现实存在,站在民族立场为民族利益代言是大多数忠诚的知识分子的选择。”萨义德针对知识分子的“种族”背景,强调“绝不把团结置于批评之上。”[2]团结是以整个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尊重且服从于集体的思考模式,而批评则来自个人心灵的质疑和存疑。为知识分子的民族设限,就是突出强调知识分子个体要拥有批判和质疑等精神。知识分子可以是民族主义者,代表民族利益使用民族语言为民族发声,但民族团体背后的个人思考的价值也不应该被忽视和覆盖,民族主义不应该成为知识分子抹杀个人批判和质疑的理由。阐述了个人和民族的距离之后,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是集体民族的一部分,“不仅代表自己民族的集体苦难,更在于明确地把危机普遍化,从更宽广的人类范围来理解特定的种族或民族所蒙受的苦难,把那个经验连接上其他人的苦难。”[3] 可见“为知识分子的民族设限”并不是抛弃民族利益,单纯强调个人批判意识,而是要个人对普及化的民族苦难更加的关注,要有更宽广的批判精神。民族背景经常是知识分子人格建立的源泉之一,也是影响其话语立场的因素之一,知识分子的“良心”也常具有民族色彩。从否定狭隘传统的民族主义到加入个人批评意识,再到超越民族个体普及种族整体,萨义德为知识分子在民族与个体之间找到了恰当的距离分配 三、社会距离 知识分子的社会距离体现在要有 “业余性”,即不为了利益或奖赏所动,只是为了自己的喜爱和兴趣。“业余性”的知识分子是独立自我发声个体,不受到人和其他外在因素的约束和限制。相反,“专门化”则是依赖受制于某些机构,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了机构(我们通常说的“有薪水的大学”“党的路线”“智囊团”等)的附庸物,失去了表达个性的情境。在现实中,“专业性”的知识分子不仅数量庞大,且对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有着发声权和认可度。兼顾理想与现实,萨义德认为个人走向“专业化”的压力主要有四重:1.狭隘知识领域的专门化。2.专业专家的崇拜话。3.权利权威的雇佣化。4.市场资本的普及化。四重压力虽为知识分子走向“专业化”找到了理由,但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性仍然重要,并且“业余者”的身份更适合知识分子的初衷和延续。个人与社会不是相互排斥的,问题在于如何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萨义德根据当今社会背景,首先强调“业余者”身份,其次他认为知识分子要有“道德的关心度”,社会应该提供“活泼活动的参与模式”,最后知识分子在社会实践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