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区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3.PDF

红壤区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3.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壤区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3

1998年  3月 7 T ransactions of the CSA E M ar.   1998 红壤区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① 史 舟  王人潮 (浙江农业大学) 摘 要 研究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实现土壤资源定位管理, 是合理开发我国南方大面积红 壤资源的前提。以浙江省红壤区为例, 设计的省、县、农场三级管理层次的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 信息系统( ) 包括基础数据库和评价、规划、咨询三个主模型库, 具有数字化输入、图象处 UM S IS 理、数据库管理、综合制图、空间相关分析等功能。目前已建立的浙江省、衢州市和龙游县三个不 同比例尺实验性系统, 已初步完成了系统调试和运行, 并应用于区域红壤资源的资源分类、适宜 性评价、水土保持、农业开发分区等工作。另外, 研究也表明商用 G IS 软件和应用模型的有机链 接仍然是当前 G IS 二次开发较为现实的途径。 关键词 红壤区 土壤资源 信息系统 集成 我国南方红壤区面积达 220 万 km 2 , 该区有着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 但由于不合理的开 [ 1 ] 发利用, 导致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 。因此, 亟待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 加强该地区土壤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 目前,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有关组织已相继建立了不同范围的土壤数据库及相应的 [ 2 ] 信息系统, 并广泛应用于土壤资源的评价、利用、管理等工作 。我国土壤信息系统的研究始 于 80 年代中期, 处于起步阶段, 侧重于土壤数据库建立、系统专题研制和应用等[ 3, 4 ]。 本研究是在欧共体资助下与英国麦考莱( ) 土壤所合作, 以浙江省红壤地区为 M acau ly 研究样区, 利用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建立土壤资源省、县、农场三级管理系统, 下面着重介绍该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 总体设计 11 研究样区 本研究选择位于江南红壤丘陵区东端的浙江省为样区。全省陆域面积为 1018 万km 2 , 其中山地丘陵红壤地区占全省面积的 70 7% , 共 717 万 km 2 , 以此为样区建立全省红壤区 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先期研究的县级样区位于金衢盆地腹部的龙游县, 红壤分布 较集中, 具有代表性。 收稿日期: 1997- 07- 28 1998- 01- 20修订  中英合作欧共体资助项目子课题“红壤资源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①史 舟, 博士, 杭州市凯旋路268号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310029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8 农业工程学报 1998年 12 系统目标 研究建立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 其主要目标是: 为土壤资源的调查、存贮、管理 提供高效便捷的工具; 为土壤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为土壤资源的各种 评价、污染防治等提供基础数据库和分析手段。同时通过联网和交流, 实现土壤数据的共享, 便于全局和宏观问题的研究。 13 系统体系 系统以省级—县级—农场三个不同层次范围来实施, 重点以县级为主, 各级以网络相 连, 实现数据交流和统一管理。其中省级突出宏观性, 以对土壤资源的数量管理与分区管理 为主, 数据与制图比例尺为 1 ∶50 万; 农场级突出技术的实用性和生产指导性, 以向农户提 供计算机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