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的思考.docVIP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的思考   摘 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开展“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从2015级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实验,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课下看视频、听故事、阅读漫画书、参观博物馆、按照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相互交流等形式进行自主学习。课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领同学们采用说一说、讲一讲、演一演等方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学习中,进行语文、地理、科学等多学科的有机统一,用文物学历史,用历史学语文。经过两年的实验,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还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教育;翻转课堂;多学科统一;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1-012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79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不仅要尊重历史,了解历史,还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将历史文化贯穿于教育过程中,并以此为载体进行多学科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出具有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具有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历史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以史为鉴意义重大。”在与奥巴马的会谈中他也谈到:“比起世界其他民族来,中国人更注重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历史遗产具有强烈的意识。只有审视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才能领悟发展的方向,并对中国现在发生的事情有所理解。”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对小学生开展历史文化的教育,增进学生对我国中华民族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至关重要。为此,从2015级一年级学生尝试进行“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的实验。实验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不但进行大文科知识的积累,形成历史整体轮廓的概念,理解气候、文化、社会发展甚至生活习俗之间的关系,更让古代圣贤的智慧谋略影响小学生的三观,熏陶辩证的思维模式。实验进行了两年,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历史文化学习的模式   “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的实验,主要采用“翻转课堂”这个教学模式。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教材。课下,学生与家长一起带着老师留的预习题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听故事、参观博物馆、阅读有趣的漫画书,与家长或同学交流讨论,能去查阅材料佐证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演讲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及成语的认识和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教师主要是提示重点、归纳总结一节课的主题,并循序渐进地补充一些零散的历史常识。这样,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地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渐渐从被动的学习过渡到主动参与式学习,由应试学习转化为兴趣学习,由兴趣学习转化为自觉学习,由课堂、课本学习提升到大学科及社会学习中去。   (一)整体构建性   在课堂讨论环节中,首先请同学叙述这一节中了解的历史事件、主要人物、成语出处及其他相关知识,然后就事件背后的成因进行适当深层次讨论。比如在学习《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中,有的同学说郑庄公是遵守誓言是个讲诚信的人,有的同学说郑庄公是怕他违背了自己誓言遭到鬼神的报应才“黄泉见母”的。这一部分内容没有确定的答案,所以学生出现不同的看法都值得肯定和表扬,可喜的是,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已经在慢慢发芽。此外,在了解历史脉络过程中,还适当穿插了一些历史常识性的小知识,如:鼎的作用,什么是诸侯国,为什么周朝分成了西周和东周,熊氏是哪些姓氏的始祖等等。   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认识的整体轮廓,之后再往这个框架里去丰满细节。   (二)知?R积累性   以历史为载体积累语文知识更符合知识的产生规律。现在的语文教材是先亮出一个成语或一段文言文,然后出示出处和背景,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的理解和背诵起来都很困难。而我们采用的方式则是先从源头了解历史故事,再延伸出语言的学习。例如在讲《止戈为武》这个故事的时候,先了解晋楚之战后,潘党向楚庄王建议,把晋国士兵的尸首收集起来,堆成骷髅堆,建一座白骨塔,以炫耀武力,威慑中原诸国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