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麻池村人行贝雷桥理论和实测挠度差异分析.docVIP

重庆市麻池村人行贝雷桥理论和实测挠度差异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麻池村人行贝雷桥理论和实测挠度差异分析

重庆市麻池村人行贝雷桥理论和实测挠度差异分析   摘 要:麻池村无止桥是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发起,香港离岛扶轮社赞助,由内地学生自主设计和施工的轻型贝雷桥。施工结束后经测量,贝雷桥实际挠度与设计值差距较大。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模计算该贝雷桥的恒载挠度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给出造成贝雷桥实际下挠比理论计算大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无止桥;轻型贝雷片;挠度;连接;转动   1 项目概况   麻池村无止桥是第一座由学生自主设计和施工的人行贝雷桥。该桥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麻池村,桥梁单跨布置,总长15.2m,人行宽度1.25m,贝雷片及相关构件采用Q235型钢,单节贝雷片长1.9m,全桥共8段贝雷片。贝雷片上下弦杆为C6.3槽钢,直腹杆及斜腹杆采用C5槽钢,横梁采用I10工字钢,抗风拉杆采用L5角钢。桥面板横向分为两块,每块长1.89m,为4mm波纹钢板焊接5cm高加劲肋。桥梁设计寿命10年,设计人群荷载取3.0kN/m2。   该贝雷桥由志愿者自行拼装完成,施工结束后测量全桥恒载挠度。3月29日中午测量桥梁活载挠度,由于测量条件所限,不能全跨布置人群荷载,测量时选取18个体型偏大的男生站在中跨两个节间内,假设每个男生体重80kg,则相当于在跨中两个节段内施加3.0kN/m2的人群荷载。测量当日均为阴天,气温变化较小,故可忽略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贝雷桥上测点位于贝雷片上弦节间处,贝雷片分为河流上游和河流下游两侧,每侧贝雷片布置端头两个测点加上中间七个节间共九个测点,双侧共18个测点,用水准仪测量测点处的高程值。   图中绿色曲线表示下游侧贝雷片上弦挠度,黄色表示上游侧贝雷片上弦挠度。由测量结果,29日中午的挠度测量值小于后两次的测量值,29日下午和1日中午的挠度测量值基本一致,可认为桥梁下挠进入稳定状态。上游侧贝雷片最终挠度为8.9cm,下游侧为6.2cm,平均挠度7.5cm;上游侧贝雷片挠度大于下游侧,跨中最大挠度之差为2.8cm,表明桥梁略微向上游侧倾斜。   在跨中布置人群荷载的情况下,桥梁跨中挠度平均增加6mm,增加幅度为9%。   2 有限元建模计算   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计算贝雷桥恒载和活载挠度。建立贝雷桥的有限元模型时可以忽略各种次要构件和螺栓等,只对桁架、横梁、斜撑、抗风拉杆建模[1]。若各构件仍用实际尺寸模拟,所得桥梁自重荷载将比实际值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被忽略的构件重量折算到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上,通过调整这些构件的密度使自重荷载与实际相符。由于模型中不包括桥面板,将桥面板的自重荷载折算为均布荷载加在横梁上。   对单片贝雷片不能采桁架单元对其进行建模,因为如果把阴阳头连接看作是铰接,该结构将是几何可变体系,而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符合的。文献[2]对于此问题提出了两种可行的有限元模型。第一种是杆梁混合模型,根据实际结构情况,将弦杆和竖杆作为连续构件,用梁单元模拟;斜腹杆用桁架杆单元模拟,这种模型低估了斜腹杆两端焊缝的嵌固作用。第二种是梁单元模型,所有构件均用梁单元模拟,这种模型高估了腹杆两端焊缝的嵌固作用。对比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它们对结构整体的模拟效果几乎相同,两种模型的挠度计算结果几乎一致[3]。本文采用的是梁单元模型,全桥均用梁单元模拟,共313个单元,198个节点。活载加载方式为在中间两跨的横梁上加与实际活载大小相同的等效线荷载。在恒载作用下,结构跨中最大挠度为3.3mm;在恒载与活载的组合作用下结构跨中最大挠度为9.3mm,活载作用下结构挠度增加6mm。   3 计算值与实测值差异分析   该贝雷桥成桥后,在人群荷载的作用下实际结构下挠与Midas计算结果相等,说明用梁单元模拟该贝雷桥可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在恒载作用下,结构挠度实测值约为7.5mm,而电算结果为3.3mm,差距较大。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1)贝雷片在阴阳头连接处会有一定转动,导致结构下挠。贝雷片之间采用阴阳头连接,阴头在构造上会有一个凸出的部分,刚好卡在阳头的槽钢中,从而限制接头处的转动。而实际上由于加工误差,凸出部分不能卡到槽钢中,仅靠螺栓连接会导致结构在连接处出现一定的转动,转动到一定角度后接头处卡死不再转动,转动误差积累将导致桥梁越靠近跨中挠度越大。在桥梁架设到位后连接处转动达到最大,桥梁跨中挠度也达到最大。   (2)阴阳头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螺栓孔径大于螺杆直径,导致结构下挠。由于该贝雷片为非标准构件,没有专用的销钉,在设计时将阴阳头原来的销钉连接改用M30高强螺栓连接。根据规范要求,M30螺栓孔孔径为32mm,比螺杆直径大2mm。误差积累下去导致跨中挠度增大。   (3)结构电算时全桥采用梁单元,所有节点均为刚结点,计算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