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情境下主流文化学术刊物的地方化扩散.doc

抗战情境下主流文化学术刊物的地方化扩散.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战情境下主流文化学术刊物的地方化扩散 [摘要]抗战情境下播迁中的知识分子在各地新创学术刊物进行文化抗战,推动着战前主要生成于都市的主流文化学术思想向周边扩散。从思想谱系的角度来看,战时创办于江西的《文史季刊》与现代文化学术名刊《学衡》在编辑人员、刊物风格、文化精神等方面高度重叠、一脉相承,反映出抗战状态下边缘/主流、乡间/都市、战时/平时等深层的文化互动关系。对抗战时期文化内迁途中新办刊物进行个案式研究,对当下深化抗战出版史研究大有裨益。 网/2/ [关键词]抗日战争文化学术刊物学衡派《文史季刊》地方化 [中图分类号]G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6)01-0118-07 [Abstract]Theintellectuals’migrationduringtheAnti-Japanesewar,acceleratedthemaitreamacademic andculturalthought,bornincity,spreadingtothesurrounding.Fromthepepectiveofthoughtgenealogy, TheLiteraryandHistoricalQuarterlyandTheCriticalReview,whichfoundedduringthewar,arehighly similarandoverlappedinmanyaspectsincludingcompositionofedito,periodicals’characteristicsand culturalspirit.Itreflectssomedeepinteractiverelation-shipsofculturebetweenedgeandmaitream,rural andurban,wartimeandpeacetimeduringtheperiodofAnti-Japanesewar.Thecasestudyofthepublicatio foundedintheAnti-Japanesewarandtheprocessofcultureimmigrationwillgreatlyenrichtheresearchof Anti-JapaneseWarpublishinghistory. [Keywords]Anti-JapanesewarCulturalandacademicpublicatioTheCriticalReviewTheLiteraryandHistoricalQuarterlyLocalization 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对包括出版业在内的“黄金十年”积累起的中国文化学术带来深重灾难与巨大创伤。目前学术界对八年抗战情境下的现代出版史研究,主要集中于关注战争对上海、北平、南京等出版重心的破坏,战时出版业的后方大转移,以及战后出版业的复员与重建[1]。在中心/边缘、东南/中西部、沿海/内地、都市/乡村等现代中国发展二元格局的视野观照下,出版史研究界特别注意到战时出版后方大转移对内地学术文化的深远影响[2]。笔者曾经以抗战时期贵州盛极一时的出版机构文通书局为例,说明抗战时期文人群体的迁移与西南出版业的盛衰盈虚之关系[3]。本文拟以受学衡派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江西文化学术刊物《文史季刊》杂志为例,探讨战时转移状态下主流文化学术刊物的地方化扩散现象。 1学衡派及其报刊文化载体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性流派,学衡派在历经半世纪的沉寂之后,自1990年代以来得到学术界的重新关注,成为当下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普遍认为,学衡派大体是一个以吴宓、胡先?X、梅光迪等具有扎实的中西学术根底、留学欧美归来的学者为核心,以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高校为主要活动场域,以中西文化融合、古典诗词创作等为基本文化实践,以保守的姿态反抗在20世纪初叶席卷全国的新文化―新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流派[4]。与古典中国思想与学术自然演进状态不同,近代以来兴起的报刊媒体在学术思想的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报刊为中心组成的知识传授与思想传播系统,成为推动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5]。尤其是学人刊物,诸多学者的研究都说明,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有不同于西方的特质,即某一学术派别或思想潮流往往通过报刊而非著作的形式向大众传播。此一时期学人多以期刊为聚集场域,宣扬其学术思想或主张[6]。像以北大为中心的新文化派依托《新青年》《新潮》、北新书局等新式出版物与书局推动新文化潮流一样,与之形成思想对垒的学衡派,亦主要通过创办或参与报刊构建文化载体,以此为平台发表文章,形成交流与认同,进行文化思想论战,激荡潮流,推动其文化理念的播散。 与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观念相近的刊物,总体上呈现出核心与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