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课程设计(范例).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 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的实践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熟悉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半导体器件原理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上,训练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利用相关软件,初步熟悉和掌握集成电路芯片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及模拟→版图设计→版图验证等正向设计方法。 设计题目与要求 2.1设计题目及其性能指标要求 器件名称:含两个2-4译码器的74HC139芯片 要求电路性能指标: 可驱动10个LSTTL电路(相当于15pF电容负载); 输出高电平时,|IOH|≤20μA,VOH,min=4.4V; 输出底电平时,|IOL|≤4mA,VOL,man=0.4V; 输出级充放电时间tr=tf ,tpd<25ns; 工作电源5V,常温工作,工作频率fwork=30MHz,总功耗Pmax=150mW。 2.2设计要求 独立完成设计74HC139芯片的全过程; 设计时使用的工艺及设计规则: MOSIS:mhp_n12; 根据所用的工艺,选取合理的模型库; 选用以lambda(λ)为单位的设计规则; 全手工、层次化设计版图; 达到指导书提出的设计指标要求。 设计方法与计算 74HC139芯片简介 74HC139是包含两个2线-4线译码器的高速CMOS数字电路集成芯片,能与TTL集成电路芯片兼容,它的管脚图如图1所示,其逻辑真值表如表1所示: 图1 74HC139芯片管脚图 表1 74HC139真值表 片选 输入 数据输出 Cs A1 A0 Y0 Y1 Y2 Y3 0 0 0 0 1 1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1 0 1 × × 1 1 1 1 从图1可以看出74HC139芯片是由两片独立的2—4译码器组成的,因此设计时只需分析其中一个2—4译码器即可,从真值表我们可以得出Cs为片选端,当其为0时,芯片正常工作,当其为1时,芯片封锁。A1、A0为输入端,Y0-Y3为输出端,而且是低电平有效。 2—4译码器的逻辑表达式,如下所示: 74HC139的逻辑图如图2所示: 图2 74HC139逻辑图 电路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m12_20的模型库参数进行各级电路的尺寸计算,其参数如下: NMOS: εox=3.9×8.85×10﹣12F/m μn=605.312×10﹣4㎡/Vs tox=395×10﹣10m Vtn=0.81056V PMOS: εox=3.9×8.85×10﹣12F/m μp=219×10﹣4㎡/Vs tox=395×10﹣10m Vtp=﹣0.971428V 3.2.1 输出级电路设计 根据要求输出级电路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输入Vi为前一级的输出,可认为是理想的输出,即VIL=Vss, VIH=VDD。 图3 输出级电路 输出级N管(W/L)N的计算 当输入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N管导通,且工作在线性区,而后级有较大的灌电流输入,要求|IOL|≤4mA,VOL,man=0.4V,根据NMOS管理想电流分方程分段表达式: I 因此, (WL)N=4 则,( (2) 输出级P管(W/L)P的计算 当输入为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P管导通,且工作在线性区。同时要求N管和P管的充放电时间tr=tf ,分别求出这两个条件下的(W/L)P,min极限值,然后取大者。 以|IOH|≤20μA,VOH,min=4.4V为条件计算(W/L)P,min极限值:用PMOS管的理想电流方程分段表达式: I 因此, ( 则,( N管和P管的充放电时间tr和tf表达式分别为 令tr=tf可以计算(W/l)p,min的值,计算过程如下: 1.89×104 计算得出: ( 则(W/L)P=140 取其中的大值作为输出级P管的尺寸,则(W/L)P=140 3.2.2 内部反相器中各MOS管的尺寸计算 内部基本反相器如图4所示,它的N管和P管尺寸依据充放电时间tr和tf方程来求。关键点是先求出式中CL(即负载)。 图4 内部反相器 它的负载由以下三部分电容组成:①本级漏极的PN结电容CPN;②下级的栅电容Cg;③连线杂散电容CS。 本级漏极的PN结电容CPN的计算 CPN=Cj×(Wb)+Cjsw×(2W+2b) 其中Cj是每um2的结电容,Cjsw是每um的周界电容,b为有源区宽度,可从设计规则获取。如若最小孔为2λ×2λ,孔与多晶硅栅的最小间距为2λ,孔与有源区边界的最小间距为2,则取b=6λ。Cj和Cjsw可用相关公式计算,或从模型库选取,或用经验数据。其中采用的模型库参数如下所示: 总的漏极PN结电容应是N管和P管的总和,即: C = =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