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读若”音研究综述--文学论文.docxVIP

《说文解字》“读若”音研究综述--文学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1 - 《说文解字》“读若”音研究综述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湖南省长沙市,410082) 摘要:《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是研究上古音的重要材料,自清代以来,很多的古音学家就充分利用谐声 字及谐声关系来考订古音。其中《说文解字》是他们考察古音的重要材料来源,《说文》中给形声字注音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声符来注音,一种是用“读若”来注音,用“读若”来标音的字在全书中占有不少 的比例。本文主要研究用“读若”术语注音的相关内容,分析“读若”注音的性质、作用,从而分析《说 文》材料的可信度,强调研究《说文》时应注意其中的谐声系统是复杂的,应综合考虑时代和地域的因素。 关键词:说文解字;读若;上古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成就不仅体现在文字 学和训诂学上,在音韵学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清乾嘉以后,《说文》与古音学的结 合更加紧密,其所收的形声字就是研究上古音的可靠材料。许多古音学家利用《说文》的形 声字,分析研究上古音的分类或进行古音构拟,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说文》一书中主 要有两种标音方法,其一是用分析形声系统、指明音符的方法说明一个汉字的读音;其二是 用“读若”标音,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某……,读若某。”许慎《说文》中共收录了近 9000 多个字,而用“读若”标音的有 800 多个字,占总字数的 8.8%,可见“读若”是许书 中的一大条例。“读若某”虽有多种训诂作用,而注音是其基本功能。这种注音方法在《说 文》中对于我们研究古音系统有很大的帮助。《说文》之所以成为古音研究的重要材料,在 于声符的标音作用及其与所谐字在语音关系上的一致性,因此书中“读若”音对我们考证《说 文》中的谐声材料是否对研究古音有价值有重大意义。关于“读若”,传统语言学界给予了 两个方面问题的关注:其一,读若字与被解字的语音关系以及读若的拟音形式问题;其二, 读若的本质以及读若字与被解字的形义关系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近现代的许多学者都有过 深入的研究,他们对于“读若”的性质作用,以及“读若”注音的特殊情况均有过阐释和讨 论,但各家所得的结论仍是众口不一,因而综合各家说法,从而理清“读若”注音真正的性 质便是本文的重点。 一、《说文》中的“读若”音性质研究 “读若”又作“读如”,是反切产生以前的一种注音方法,带有比况的性质,其出现比 直音注音法略早,东汉的经学大师经常用这种方法为汉字注音,许慎的《说文》中也大量使 用了“读若”。对于“读若”这一术语的性质,有大量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他们 的讨论大致上分为三种意见:一是拟音,二是假借,三是有拟音加假借。 (一)拟音说 ⑧ ⑧ 严章福.说文校议议{M].北京:商务印书局,1983. - PAGE 2 - 第一种拟音观点的学者认为“读若”的作用就是为被释字单纯注音的,不牵扯明音通字 问题。代表人物是清代的段玉裁,他在《说文解字注·示部》“?”字下说:“凡言‘读若’ 者,皆拟其音也。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为,有读若。读 为亦言读曰,读若亦言读如。字书但言其本字、本音,故有读若,无读为也。读为读若之分, 唐人作正义已不能知,‘为’与‘若’两字,注中时有讹乱。”①段氏在《周礼汉读考序》 中重申了这一看法。在段玉裁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到他的主要观点有两个,其一是读若跟读 为不同,读若是拟音,读为是用一个音义相同的字来解释被读为的字。其二是认为汉人传注 中读若读为同时使用,而《说文》中只有读若,则可见《说文》中的“读若”音是拟音。王 念孙在《说文解字·序》中也说过:“凡许慎形声、读若,皆与古音相准,或为古之正音, 或为今之正音。”②近现代很多学者也认同段玉裁的这种说法。马叙伦认为“许书某字读若 某音,某事至夥,要以塙明当时某字之声,其故皆可考而知,昔钱绎有作,未之行,近世叶 德辉所为,条理未密。”“某读若某,必某字与本字之音同出于钮或同出于一类。”③可见 马叙伦对于“读若”的认识也是偏重于注音这一方面。杨树达在《说文读若探源》中将“读 若”分为“本自经籍异文者”、“本之通假字者”、“本之文字重文者”、“本之前人成说 者”这四类,进而探求其源头,认为“读若”没有假借的性质,认可段玉裁的“拟音说”。 ④近代学者蒋善国也认为“‘读若’‘读同’完全为注音之用。”⑤现代学者钟如雄同样持相 同观点,他在书中说道“……而为之引入使人共同认识而通用的纯洁注音术语‘读若’作为 规范文字读音的主要方法,这种注音法,我们称之为‘读若式正音注’,简称‘读若正音法’”。 ⑥ (二)假借说 第二种假借观点的学者认为《说文》中的每一组“读若”都是为了通字而作,是为了表 明正篆与读若字在意义上或文献实际使用上的某些联系,绝非

文档评论(0)

jsjft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本人发布文档源于互联网、个人原创和收集及整理,仅用于信息共享、技术分享,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2、欢迎使用右上角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输入您想要的文档关键字,就能找到您所需要的文档。 3、请下载试用后24小时内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