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大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与病理(下).pdf

第5章大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与病理(下).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大肠隆起型病变 一、大肠良性隆起型病变 (一)颗粒状大肠病变 1.假膜性大肠病变 假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 炎症,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大量繁殖,致使肠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所致。该病于1893年由Finny首先 描述。15%~20%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结肠炎是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是一种对生 命有潜在危险的急性感染性肠炎。临床分为轻、中、重及暴发型。高龄、体弱、患有多种 疾病,又因各种感染而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者,易导致此病。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 及早诊治至关重要。 临床特点:均有应用抗生素史,突然发病,最短3d,最长3~4周,平均10~14d。 临床表现:均有水样泻,7~30/d,呈黄绿色或墨绿色,带黏液,部分患者可有脓血便 或鲜血便,部分患者粪便中可见白色膜状物;可有脐周阵发性隐痛、腹胀满、轻压痛、无反 跳痛,肠鸣音减弱。有的病人有发热,体温在38~40℃,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抽搐、 谵妄等;偶见皮疹。此外,重症及暴发型患者,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出血、 败血症、低血容量性休克、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甚至死亡。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电解质紊乱,便常规见白细胞,普通细菌培养未发现致病 菌。 结肠镜检查:均可见假膜,呈直径3~10mm的黄色颗粒,散在分布,亦可较为密集, 如图2-131所示。假膜周围黏膜大致正常。部分肠段可见棉絮状片状假膜,易脱落,露出 充血黏膜面。 活检病理组织学报告:显微镜下假膜由纤维素样物、炎症细胞、细胞碎片及细菌菌落组 成,可见肠黏膜炎性细胞浸润、腺体断裂、出血,如图5-132~5-134所示。 X线腹部平片显示肠麻痹。X线钡剂灌肠检查显示:肠壁增厚,显著水肿,结肠袋消 失,可见颗粒样充盈缺损状改变。 确诊后须即刻停用原用抗生素,对于出现其他并发症者应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纠正 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补充血浆、白蛋白,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口服万古霉素 500mg及甲硝唑250mg,每天4次,可合用扶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复合生态制剂保留灌肠, 也可用健康人大便滤液保留灌肠,以引入正常菌群,效果良好。 图5-131 全大肠可见弥 图5-132 假膜性大肠病 图5-133 此图为左图高 图5-134 此图为左图高 漫性多量黄白膜颗粒样 变:大肠黏膜表面可见黏 倍(HE,×100) 倍(HE,×200) 病变 液、纤维素和嗜中性粒细 胞组成的假膜,间质慢性 炎细胞浸润(HE,×40) 2.溃疡性大肠病变 大肠黏膜粗糙颗粒(假性息肉状病变)的形态学与病理改变如图5- 135~5-144所示。 图5-135溃疡性大肠炎活动期:大肠黏膜呈颗粒状粗 图5-136 此图为左图同一病例的同一部位,黏膜 糙,颗粒间掺杂着浅小溃疡 染色后近距离放大观察,颗粒更明显,颗粒间掺杂 着浅小溃疡 图5-137 溃疡性大肠炎活动期:大肠黏膜呈颗粒状 图5-138 上图为左图同一病例近距离放大观察, 粗糙 颗粒更明显,颗粒间掺杂着浅溃疡 图5-139 溃疡性大肠炎:大肠黏 图5-140 溃疡性大肠炎:全大肠 图5-141 左图近观:大小不等的 膜局部密布大小不等的颗粒样隆 黏膜弥漫性密布大小不等的颗粒 颗粒样隆起(假性息肉)之间可见 起(假性息肉) 样隆起(假性息肉) 溃疡 图5-142 溃疡性大肠病变多发假 图5-143 此图为左图高倍(HE, 图5-144 此图为左图高倍(HE, 性息肉病理:肠黏膜隐窝脓肿形 ×100) ×200) 成,并见少量肉芽组织(HE,×40) (二)息肉样大肠病变 大肠息肉是指大肠黏膜面上隆起的赘生物。大肠息肉的发病率差别很大,与普查范围 和检查方式有关,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亦显著不同,部分大肠息肉可转变为癌瘤。大肠息 肉见于各年龄组患者,50岁以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