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基础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pptx

石油地质基础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ppt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气运移 主讲教师:景永强 石油和天然气是流体矿产,它们具有流动的趋势。油气是如何通过运移并聚集成油气藏的呢?油气在地下的运动、聚集规律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油气的运移。 一、油气运移的概念 我们知道,油气是富含有机质的细粒烃源岩层中形成的,但却主要储藏在孔渗性储集层中。油气是如何从烃源岩层“跑”到储集层并聚集起来的呢? 实际上,油气从生油层到储集层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并不像在输水管道那样畅通无阻地“跑”,而是受到地层岩性及组成结构,特别是孔隙结构等种种因素的限制。 我们把油气在地下的一切运动称为油气的运移。为了表征油气生成后在不同的环境、不同阶段的运移特点,又可为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是指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的运移。 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二、油、气的初次运移 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只有经初次运移,有效地排到储集层中,才能使分散状态的油气经二次运移,发生聚集成藏。 油气要从烃源岩中排出,必须有驱动力。目前认为这种驱动力主要有:压实作用、热膨胀作用、毛细管力和粘土矿物脱水作用以及有机质的生烃作用等。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途径有孔隙、微层理面和微裂缝。 三、油气的二次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进入储层后的一切运动统称为二次运移。它包括了油气在储集层内部、沿断层或不整合面所进行的运移,也包括了原生油气藏破坏后所发生的运移。二次运移是初次运移的继续,与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有直接关系。 1.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促使油气运移的因素和动力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浮力 2)水动力 2.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为储层的孔隙、裂缝、断层和不整合面。储集层的孔隙和裂缝是油气二次运移的基本通道。断裂可以作为油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地层不整合面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断裂作为油气通道 2.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为储层的孔隙、裂缝、断层和不整合面。储集层的孔隙和裂缝是油气二次运移的基本通道。断裂可以作为油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地层不整合面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断裂作为油气通道 2.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为储层的孔隙、裂缝、断层和不整合面。储集层的孔隙和裂缝是油气二次运移的基本通道。断裂可以作为油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地层不整合面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3.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 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主要受具体的地质条件控制。 如果储集层的岩性、岩相变化小,横向分布稳定,储集层物性好,均质性强,或具有不整合面、断裂带等有利于油气运移的通道,同时有充足的促使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油气可以远距离运移,最大可达百余公里;否则,运移的距离较短,可能只有几公里。一般情况下,海相盆地中油气运移距离较大,而陆相盆地中油气运移距离较小。我国已发现的陆相沉积盆地中的油气运移距离一般在50km以内。我国部分含油气盆地油气运移距离表。 3.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 我国部分含油气盆地油气运移距离表 盆地名称 油气运移距离(km) 一般 最大 松辽盆地 40   鄂尔多斯盆地 40 60 渤海湾盆地 40 30 江汉盆地 40 15 南襄盆地 40 20 酒泉盆地 5~20 30 准格尔盆地 30~50 80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