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分析及对策.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传递、反馈的主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师要用语言来演绎数学冰冷外表下的和谐与美丽,用语言把数学严谨的学术形态转化成形象生动的教育形态,因此,教师应该倾其一生的智慧来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的教学语言啰唆重复者有之,模糊不清者有之,信口开河者有之,单调乏味者有之。现举例做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啰唆重复的教学语言——失却简洁性 [案例] 某教师执教“认识分数”,从分物体的活动得到蛋糕的一半,接着问:“‘一半’该用什么数来表示?”一个学生说:“用分数。”教师板书1/2,接着问:“1/2是什么数?”学生哑然。教师一连催问,学生就是不能说出教师期待的答案“分数”。 [分析] 教师教学语言啰唆重复,既容易使学生内心茫然,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又抢夺了本应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容易使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抑制、接受状态。案例中1/2的名称是一种规定性的知识,教师反复催问:“1/2是什么数?”显然是啰唆重复的废话,毫无意义,导致的结果是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焦虑中无情地流逝,倒不如教师直接揭示它的名称。教学语言的啰唆重复破坏了数学的简洁美。 [对策] 那么,如何使教学语言简洁明了而不拖泥带水呢?首先,教师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嘴巴”,摒除非数学的题外话、口头禅,在重复的地方要三思而行,想想是不是教学重点或难点,想想这样的重复对课堂的进展和学生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或负面影响。经验告诉我们:语言越是啰唆,越是讲不清、道不明!其次,教师要努力锤炼教学语言,做到惜墨如金,简约含蓄。普通教师喜欢面面俱到,倾囊相授,而高明的教师则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去点拨启迪。具体做法有:年轻教师可以预先写出课上可能说的每一句话,然后在课后通过回忆比对,找出课上说了多少废话、套话;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用摄像机拍下上课全过程,课后进行微格分析,找出自己教学语言的不足;也可以请同事专门记录教学用语,帮助进行语言会诊。 二、 模糊不清的教学语言——失却准确性 [案例] 在“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的开始,教师出示一组题: 绿峰林场去年种杨树100棵,成活了98棵;种杉树400棵,成活了380棵;种松树500棵,成活了485棵。然后提问:“仔细观察,你认为选择哪种树比较好?”问题一出,班里鸦雀无声,学生一个个低下头躲避教师期待而焦急的眼光。经历了一段令人窒息的冷场后,终于有一个学生及时“救驾”:“只要求出每种树的成活率!”该教师喜出望外,接着追问:“那么,怎么求出这三种树的成活率呢?”课堂“顺利”转入到下一个预定的环节。 [分析] 案例中的冷场是教师教学语言含糊不清而人为制造的尴尬——宝贵的教学时间在教师的焦虑和学生的不知所措中无情地流逝。“仔细观察,你认为选择哪种树比较好?”这句话是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树呢,还是让学生根据成活棵数比率的高低来选择?如果是前者,则完全是一个非数学的问题,与本课无关;如果是后者,则学生还没有接触成活率,他们是很难从成活率的角度去思考的。那个“救驾”的学生是得到了教师的暗示,还是预先做了预习,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教师想抛出一个供学生探究的问题,然而学生缺乏相应的认知储备,也不知道探究的方向。教师倒不如要求:请你先算算每种树的成活棵树占总棵树的几分之几。 [对策] 首先,教师对一堂课的总目标和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分目标要洞若观火,才能在教学中不随意拔高或降低问题的要求,提出的问题也才能紧扣目标。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来推敲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再次,教师要理清自己的思维,杜绝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表达。万不得已时,可预先写下课上要表达的每一句话,反复练说,日久天长,就能心口一致了。 三、 信口开河的教学语言——失却严谨性 [案例] 一位教师在“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结尾,出示下图。 在学生观察并说出中国近五届奥运会金牌数后,教师随口问了个问题: 请猜测一下在第29届奥运会(2019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可能获得多少枚金牌?有的学生猜36枚,有的猜40枚……在一股高涨的爱国热情中,学生猜的枚数越来越多。 [分析] 这样的猜测有依据吗?这样的猜测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制约一个国家获得金牌数量的因素很多: 综合国力、体育水平、参赛项目的选择、运动员的发挥、优秀运动员的数量,等等,仅仅依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去猜测,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盲目猜测。另外,在小学阶段,能反映数据变化趋势和可能性的统计图应该是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仅仅反映各个数据的大小,教师这样信口开河的教学语言可能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