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倡导新的课程理忥.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与社会》倡导新的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已于2002年5月28日经教育部正式颁布,并于当年秋季在各实验区实行实验。所以,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中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谈点体会。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融性、综合化 自20世纪80-90年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向是课程的融合与综合化。综合化的课程是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教育要求以及儿童的认知特点将多学科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综合课程具有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和减少课程门类,精选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三方面的教育价值取向。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融合性、综合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小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突破原有的小学历史、地理的课程结构与学科体系,从培养学生准确观察社会、理解社会、了解社会、适合社会生活的水平的角度,将地理、历史、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等知识融为一体。它不是原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阔背景下的有机融合。突破了传统学习内容的线性构建方式,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新思路,《品德与社会》融合了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和伦理道德等多学科知识,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2、主题学习的综合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即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和观点和结论”。所以,《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有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动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式学习作为三种基本的学习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组织形式。 3、课程目标的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旨在促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合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总目标,另外还提出三项分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水平目标、知识目标。这在以往颁布的所有各科《教学大纲》是没有的。原先,仅仅强调知识和水平目标,却没有理解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结果使我们的教育单从教学目标上就存有先天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通过选择多种丰富的教学活动,协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适合和参与社会的水平,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生活化 应试教育观点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应付考试,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理念的一大突破。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协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传统的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把一个普通人以自然或社会学家的标准来培养。课程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课程标准学术化、学理化是课程的主要问题。结果基础教育不是公民的基本素质的教育而成为少数精英的教育。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最首要的是为自身的发展,也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生活。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再实现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生活对人来说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首位的。对每个个体来说,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老师把孩子带入知识世界的唯一目的是应试,而不是为了生活。多数知识在生活中没有应用价值,学生更没有学会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相脱离,很多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不到,儿童找不到感觉,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这样的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品德与社会》倡导“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源于儿童生活 《课程标准》中“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这句话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二是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