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中心、三基地,推动增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docx

打造三中心、三基地,推动增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打造“三中心、三基地”,推动增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一 增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基础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近年来,增城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增城市围绕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的目标,按照“两城三中心”五大组团和“三个经济圈”的发展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环境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增城市实现生产总值57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实现人均生产总值69193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10133美元,同比增长13.22%。增城市经济总量持续增加、结构逐步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二)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竭尽所能加大投入,全市建成文化广场44个,每年广场文化活动超过百场,镇“六个一”(一个达标文化站、一间戏院、一个体育场所、一座公园、一个广播电视站、一条艺术长廊)和村“三个一”(一间图书阅览室、一个灯光球场、一间有线广播室)工程基本实现,镇级文化站全部达标,现增城市已拥有特级文化站2个,一级站4个,二级站5个,达标站5个。增城市还对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现有文化设施进行了更新、维修,市图书馆在2004年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投资6500万元的市广播电视大楼已于2007年11月落成启用,广播中心有800平方米的演播大厅,实现了播出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创造了集广播电视节目拍摄、制作、传输、发射等为一体的工作条件;正在建设投资达9300万元的图书馆和增城歌剧院、增城市博物馆。 (三)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增城继续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白水仙瀑、小楼人家、湖心岛等核心景区已成为广州和珠三角地区的生态旅游热点,并建设了鹤之洲、增江画廊、莲塘春色、白湖水乡等一批绿道网和生态景点。锦绣香江温泉酒店、金叶子酒店二期、三英温泉酒店、白水寨会议中心、白水寨文化艺术村、西境星级酒店、蒙花布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顺利推进,“一江、三线、六大景点”的南国乡村生态大公园已现雏形。先后推出了生态文化游、水上文化游、古村落文化游、温泉养生游、度假休闲游、民族民俗文化游、体育健身休闲游、农业观光游和美食游等47条“一日游”、“两日游”的生态旅游线路,增城旅游整体形象日益深入人心。全市2009年累计接待游客1189.95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其中,景区景点接待游客558.18万人次,同比增长90.2%。实现旅游业营业收入25.17亿元,同比增长151.48%。 (四)文化产业资源丰厚 增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增城建县已有1800多年,依唐志,其名有“美好之城”意。增城以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载体的文化产业资源丰厚。增城是广州东部最大的“绿洲”,旅游资源以荔乡风情和水乡风光为特色,有“荔乡仙境”之称,几百年树龄的荔枝树比比皆是,全市荔枝林面积逾20万亩,已开发建成的旅游景点20余处。每年的荔枝文化旅游节、中国广州(新塘)国际牛仔服装节、白水寨旅游节、增城菜心美食节等旅游经贸等节庆活动尽显荔乡特色和文化底蕴。目前,增城市有历史文物线索500多条,有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个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2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城历史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古遗迹、古建筑、古村落、古街道、古桥梁、古墓葬、古牌坊等,遍布城镇、乡村、河道和山冈,增城犹如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源基础。 二 增城市发展文化产业遇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增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应当看到,增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建设国际山水文化产业城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战略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格局还不十分清晰明确,文化产业形态还不够鲜明,发展重点还不突出。 二是增城市直部门和乡镇的文化资源形成条块分割和部门垄断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三是文化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规模偏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发掘不够,文化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强,缺乏能够形成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企业。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以文化企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政府培育环境”的发展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许多国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还没有转型成为具有生机活力的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现象依然存在。民营文化产业尚未得到有效发展。 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