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圈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研究.docx

大都市圈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大都市圈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大都市圈是现代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进入郊区化阶段之后的产物。从20世纪初期开始,大都市圈逐渐在英、美、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并逐渐成为城市的主要地域形态,大都市区成为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所有社会生活的舞台。由于大都市圈的出现,人们模糊了对城市、区域等非常清晰的空间实体的界定,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繁衍生息的家园。因此,从诞生之日起的整个20世纪,西方国家对于大都市圈的关注就从未停止,而大都市圈的城市协同发展,尤其是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演化始终是大都市圈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领域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式郊区化的推进与都市圈初期形态的萌生,对中国大都市圈城市形成与演变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城镇群体空间现象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市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空间形式,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与周边具有紧密经济、社会联系的城镇,构成了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圈层状地域结构。这是当今国家、区域参与全球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协作与竞争的基本单元,是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都市圈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构筑区域性发展优势,解决好同处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城市彼此间的分工与协作,共建都市圈中各城市的和谐发展与繁荣,产生联动效应,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群体竞争时代后,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化为有竞争力的城市和企业之间的竞争。 都市圈既是城市和区域经济演进的必然产物,又是群体竞争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重构区际分工与协作的重要手段。面对激烈的外部挑战,城市个体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联合”不仅可以提升区域整体的竞争力,更可以作为参与广域层面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管理的高层次集聚,生产的低层次扩散,控制和服务的等级体系扩散方式构成了信息经济社会的总特征。这使少数中心城市因管理总部、金融机构以及高等级基础设施的汇聚成为周边地域依赖的经济中心、信息枢纽,而生产、制造等功能则向周边城镇层层扩散,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圈层等级扩散体系。在这些经济紧密联系、区域城镇空间一体化的演化趋势下,都市圈经济模式应运而生。由集聚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高速通道缩短了城市间的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生产和服务的交易成本、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大降低,投资回报率和要素收益率明显提高。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和在空间上的压缩,使都市圈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也成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因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都市圈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外已有英国大伦敦、法国巴黎大区、德国柏林和勃兰登堡地区、荷兰兰斯塔德都市圈、美国北俄亥俄州城市体系、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及韩国首尔大都市区等都市圈城市发展模式先例。中国目前已形成若干都市圈城市体系,发育比较成熟的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可见,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模式,都市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际运用,在各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都市圈战略规划,即将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也肯定会对都市圈的规划部署提出新的要求,这必将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 大都市圈生态城市的基本认知 (一)都市圈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关于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的一般概念,目前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都市圈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日本学者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日本行政管理厅将都市圈定义为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人口规模必须在10万人以上)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张伟,2003)。50年代中期进一步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中心城市人口须在百万人以上或是中央指定市,圈内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少于本身人口的15%。都市圈是城市在发挥其机能的时候与周边地域形成种种紧密联系所能波及的空间范围,通常以物流、人流、经济流、信息流等作为研究衡量的指标,城市本身的对外控制能力和经济辐射能力也是其重要的衡量标准。日本学者成田孝三在研究都市圈的时候认为,在大都市外围应该有一个比日常通勤圈更大的联系圈域,并称其为“都市广域联系圈”。他以大阪广域联系圈为例,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都市广域联系圈:劳动力流入圈(人流圈)、批发零售圈(物流圈)、中枢管理机能圈(中心职能圈)、电话交流圈(信息流圈)。日本学者小林博氏集中研究了国际上众多学者的观点,系统地提出了三个关注点:(1)以经济职能关系为主体的特大城市引力圈,着重对东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