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现象与社会排斥:以青年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隐蔽现象与社会排斥 以青年为例 ? ? ? ? ? ? ? ? ? ? ? ? ? ? ? ? ? ? 引言 2005年初,香港媒体已广泛地报道青少年处于隐蔽状态的问题。其实这个现象早已于千禧年始在日本出现,有关青少年被指为“青年隐士”(hikikomori),估计为数不少,他们的特征是既没在学进修,亦非待业就业,并拒绝与社会接触,只留在家中生活作息(Kawanishi,2004;Sakamoto et al.,2005)。2002年,英国广播电台(BBC)播出一辑此现象的时事纪录片,震惊整个西方社会。有报道认为这种隐匿现象是东方社会所独有的(Dziesinski,2003)。但事实上,只要在互联网上随意搜寻一些相关字眼,便会发现社会隐蔽现象并不只局限在东方社会,更开始遍及西方社会,只是情况可能并不如日本社会那么普遍及严重。 清楚界定“社会隐蔽”的核心指标(core indicators),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笔者选用“指标”而非“表征”(symptoms)一词,乃因后者过于侧重个人的缺陷及其心理素质,无视社会及政策环境对青少年所造成的社会排斥和隔离。本文采用现象一词,也在于避免标签青少年是这一问题的始作俑者。青少年是否受困于隐蔽状态,不能不考量时间因素。如果这个现象维持时间不长,短时间的独处或许可以给予青年人反思疗伤的空间(Long Averill,2003)。从事创作的青少年,终日埋首于思考、研究及工作,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缺乏奋斗或具有认受性的目标时,青少年长时间离群独处,自我隔绝于人际互动及社区参与,并为隐蔽现象所吞噬,则不能不惹人关注。 直至现在,香港只有一个社会工作队伍专责为这一群没有与社会接触、没有社交活动、长时间留在家中的青少年,提供外展服务及协助他们重返社会。笔者整理该社工队伍所提供的个案资料,并与社工同工开展焦点小组,探讨个案特性及同工的服务手法。基于这些研究资料,笔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出发,深入检视这个令人忧心不已的社会现象。 (一)从社会排斥的理论出发 社会排斥是一个多面向的过程,反映个人无法跟社会融合,如被剥夺了公民权利,享受不了工作、受训机会及其他社会资源,并且被排拒于主流文化和生活秩序以外(Walker and Walker,1997;Coles,1997;Burchardt,2000;Hills et al.,2000;Madanipour et al.,1998;Percy-Smith,2000)。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欧盟成员中大多数经济体,只在乎青少年的受训及就业状况,却忽视了其他不亚于劳动市场整合的社会融合因素,难怪有学者批评这种狭隘视野不利于协助青年人一起对抗各个生命领域中的沉重挑战(Walther,2006)。由青少年过渡至成人阶段,各个生活范畴均出现重大改变,其中包括家庭、住房、感情、职业、抱负、政治参与及生活方式等。要适当地培养青少年成长,扶助他们过渡到成人社会,便需要彻底探讨最少三种不同方面的社会排斥,分别为制度性排斥(institutional exclusion)、文化排斥(cultural exclusion)及人际排斥(relational exclusion)(Wong Ying,2006)。要强调的是,从概念出发,社会排斥的不同面向,有必要逐项独立分析,但以实际经验而言,它们通常互扭互缠、互为影响,并呈现为一个整体现象。 1.制度性排斥 教育、训练及工作为青年人由学校过渡至工作领域(school-to-work transitions)的三个主要社会制度(Coles,1995;Evans Furlong,1997)。训练领域及其相关制度是较近期的社会产物,主要是协助青年人早日进入劳动市场,并减少因青年失业数字上升对政府造成的抨击和压力。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贫富悬殊、机会分配两极化等社会趋势,有不少青少年被挤出这三个社会制度以外,成为所谓的尼特族(NEET)青年,即既没有在学,亦非在职或接受培训(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and Training)的青年人。在没有学生、在职者,或受训者身份的情况下,他们被称为零度身份(status zero)的青年,而这也成为青年人被社会排挤的代名词(Williamson,1997)。 若把这一切归因于个人的问题,青年人便成为众矢之的,沦为没有技能、知识、资格及意愿去接受过渡挑战的一群。但是社会排斥理论明白地指出社会政策及社会制度都在责备受害者、排斥弱势青少年,因而导致机会不平等、青少年劳动市场分层化,以及劳动力市场与教育/训练机制不断地出现断层及差距等现象(Chiu Wong,2000;Chiu,2005)。青少年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单一化或个人化的,他们在现实中不能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