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住宅标准细则.docx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规划设计标准 本章节共分为设计理念、出入口设计、竖向标高设计、机动车停车设计和活动场地设计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坚持“外围合、大空间”的设计理念,通过围合式的空间布局形成舒适的大尺度空间和宽敞的绿地景观,注重轴线关系、空间序列感和延续性 特点及适用范围示意图结合地块特点,采用围合式布置方式,形成较大空间的中心绿地。适用于 特点及适用范围 示意图 结合地块特点,采用围合式布置方式,形成较大空间的中心绿地。 适用于不规则用地,用地规模 50 亩左右。 适用于规则用地, 用地规模50-100 亩。 1.外围楼栋围合式布置,中间楼栋结合入口及景观轴合理布局,形成较大空间的中心绿地。 2.地块中间楼栋,靠近竖向景观轴两侧的住宅首层架空,形成相对较大空间的中心绿地。 第二部分 出入口设计 设置原则: 用地规模出入口数量50 亩小区的主出入口 1 个,次出入口 1 个.50-100 亩 用地规模 出入口数量 50 亩 小区的主出入口 1 个,次出入口 1 个. 50-100 亩 小区的主出入口一般控制在 1 个,次出入口数量不超 过 2 个 100 亩以上 小区的主出入口根据组团情况设置,每个组团 1 个, 次出入口每个组团不超过 2 个 主入口设置原则:主入口原则上只限人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由次入口进入。将主入口打造成整个小区的核心景观点,突出气势, 营造富有层次的入口广场形象。 设计要点:主入口宽度宜控制在 25-35m,营造较大空间的入口广场; 主入口结合竖向设计应设置高差, 高差范围宜控制在0.6-1.2m;岗亭及大门结合入口景墙设计。 主入口布置形式: 主入口 布置形式 平面布置示意图 1.南北向布置: 入 口 宽 度 宜 控 制 在20m-30m,岗亭位置及尺寸结合大门效果设置, 残疾人坡道结合景观花坛设计。行人刷卡后通过主入口岗亭后进入小区。 2.东西向布置: 结合社区商业布置,入口 宽 度 宜 控 制 在25m-35m,岗亭位置及尺寸结合大门效果设置, 残疾人坡道结合景观花坛设计。行人均通过入口处岗亭后可刷卡后通过主入口后进入小区。 次入口布置形式平面布置示意图 次入口 布置形式 平面布置示意图 1.东西向布置: 入 口 宽 度 宜 控 制 在25m-35m。机动车进入入口后随即往两侧下地下室; 非机动车通过残坡刷卡进入小区后,由设置在住宅道旁的自行车库口进入自行车库;行人通过入口处岗亭后可持门禁卡刷卡从小区中心景观步道步行进入小区。 2.南北向布置: 结合社区商业布置,入口宽度宜控制在 25m-30m。机动车通过次入口岗亭后进入地下室;非机动车通过主入口后可沿内环道行驶,由设置在主干道旁的自行车库口进入自行车库;行人刷卡通过岗亭后进入小区。如果 a25m 采用车行道、人行道双向进出流线,如果 a≦25m,可设单边人行道。 第三部分 竖向标高设计 设计原则:竖向设计要满足综合管网的设置和景观堆坡的要求,尽量减少土方开挖量,优化结构成本。 满足综合管网设置要求: 综合管网设置示意图埋设管线的区域,住宅外墙到小区北侧道路最小距离不小于5.5m。 综合管网设置示意图 当地下室顶板上方管线最低点贴地下室顶板设计,重力管坡度按规范最低要求设计,管线的最低点最小覆土要求 900mm,最高点最小覆土要求 1200mm;当地下室顶板斜板式设计(坡度 3‰)时,管线的最高点最小覆土要求 900mm。 重力管坡度设置示意图 小区内住宅地上门厅与地库顶板的高差控制在 0.8-1.2m。埋设管线的区域可适当抬高,满足管线覆土要求,管线单向放坡距离不宜超过 100m。 住宅入户高差的处理,入户处的道路标高适当抬高,减少门厅与道路之间的高差,高差不超过 300mm,设置缓坡,结合残坡设置,尽量避免设置台阶。 满足景观堆坡要求,灵活采用泡沫塑料、架空板、轻质土等多种 堆坡组合方式,减轻种植土荷载,形成更加丰富的景观层次。 堆坡方式: 堆坡高度小于 2.5m(常用)时,采用普通土结合轻质土的堆坡方式。 堆坡高度超过 2.5m,采用结合架空板或结构顶板局部抬高的堆坡方式。 详见课题《竖向设计在规划、景观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 机动车停车设计 设置原则:优先采用地面停车和地下车库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地面停车效率,尽量减少地下室面积。在满足当地规范及验收标准的情况下采用构筑高差斜向泊车、围墙型停车、开敞式错层停车楼等新型停车系统。 在满足绿地率的前提下,在组团外环道两侧及次入口两侧结合沿街商业尽量多布置地面停车位,组团内部原则上不设置机动车位。根据实际道路宽度灵活选择平行、垂直或斜列式布置形式。地面停车位大小宜采用 2.5m*5.5m(按照当地规范最小尺寸设置)。 地面停车位示意图 创新型非地下停车模式统计表: 停车模式 特点及适用范围

文档评论(0)

jian31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