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学科教学法》课程导学.doc

《电子学科教学法》课程导学.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学科教学法》课程导学 “电子学科教学法”课程是电子类专业或学科教育方向的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专业与职业间相连相通的“桥梁”,一方面,要体现电子学科和教育方向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作为学习者进入中职学校任教前的职前必修课,具有明确的职业特征。本课程教学前,学习者基本通过学科体系的方式接受了电子专业相关课程的教育,而未来在职业学校却将面临行动体系课程体系的教学工作,因此本课程在两者间充当了“切换开关”的角色,如何实现“软切换“,是课程实施的重点。 一、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除少部分内容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外,主要采取基于知识建构主义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包括引导文法、项目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探索法、微格法、实验法等。 教学的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课程的建设则通过协作方式来完成。 二、授课对象要求 授课对象是四年制本科的电子类专业教育方向的大三年级学生,教育学方面接受过心理学、教育学课程的授课,专业方面则接受过如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I及II,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等电子基础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并同时具备电子专业基本素质。 三、课程知识点关系图 围绕着电子学科的教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大知识模块,分别是“电子类课程开发”、“先进教学法”及“实践能力拓展教学”,主要内容关系如下图: 四、课程导学 课程的组成基于过程导向原则,围绕电子学科教学法的核心以模块方式设置教学内容,分别从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实践技能拓展三个模块逐步进行。 1.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实施流程 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虽然各自独立,但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事实上,大部分教学环节都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原则设置,以“导学”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地运用教学原理和教学工具,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反思所得到的经验,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首先按照不同的知识模块域内,安排不同教学单元;其次在每个教学单元内,由教师通过对教学课件的讲解,介绍基本理论以及引入任务,并制定规则,提出要求;接着,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并通过海报、PPT、报告等方式,展示及表述完成结果;最后,通过组间的评价、教师的总结,在任务宣告结束的同时,完成该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其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2.网络课程学习 本网络课程的系统架构,主要由“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任务书”以及“学生作品”四个环节组成,使用者通过网络课程学习的过程,与课堂实施流程极为相似: 1)“教学课件”充当教师角色,完成教师任务; 2)“任务书”是交给学生的任务,包括规则、要求和限制条件; 3)“学生作品”是同等条件下,籍由任务书,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成果; 4)“教学案例”则是教师对任务完成结果的设计模版(其组成也可能是通过教师再加工的优秀学生作品)。 在上述过程中,作为导学的“指南针”,任务书是关键。 学习者还可通过网群合作平台上,与其他小组成员远程合作,完成指定的任务,任务结果可以报告或者演示文稿等方式,提交到班级等更高级场合,进行公开展示,通过投票方式,完成课堂教学的模拟过程。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教辅 [1]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永芳.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 北京:清华大学版社,2010. [3]自编教材:电子学科教学法 2.参考资料 [1]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 行动导向教学法. 教学资料, 2010; [2] 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 姜大源. 职业教育研究新论.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 海伦.瑞恩博德等编.情境中的工作场所学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 菲利普.葛洛曼等. 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 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 费利克斯.劳耐尔, 赵志群, 吉利主编. 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OMET理论基础与方案. 北京:清华大学版社,2010; [8] 琳达.克拉克等. 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