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课件第六章-边际产业扩张理论.pptVIP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课件第六章-边际产业扩张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六章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第一节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产生的背景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高速发展一直为世人瞩目,这样一个资源匮乏、幅员狭小的国家,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在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它的工业包括钢铁、造船、汽车、机床、家用电器和通信等。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都先后赶上了英国、美国和欧洲其他工业强国,成为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日本经济上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强烈的国际竞争意识、灵活的技术引进政策、对人才培训及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美国的扶持等。显然,在日本经济崛起的上述诸多因素分析中看到,包括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在内的一揽子要素共同发挥的作用无疑非常关键(而就上述一揽子要素的组合来看,它们正好构成了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核心基础)。 这就引申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话题,日本在其经济得以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基础上,能否通过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开展,将其一揽子要素组合的重要功能传递到其他经济发展需求更为迫切的国家?正是基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这一理论的诞生与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与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节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内涵 一、贸易导向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型 根据H—O理论和雷布津斯基定理,两国间或者一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随各国要素禀赋增长率的不同而变化。小岛清进一步研究指出,如果一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这一产业的一系列资本、技术和管理输往其他国家,将引起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进出口组成的变化,而且这一产业也将在东道国演变为一种新的比较优势。这种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国际间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从而增加国际贸易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这种对外直接投资是对传统比较优势模式转换的一种补充形式。 反之,如果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在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且投资产业在东道国难以转变为比较优势,则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将阻碍国际贸易的重组,从而导致效率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导致贸易量的减少。为了更好地区分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可以建立如下关于贸易导向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型。需要指出的是,贸易导向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型只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这种产品的竞争力是由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理论所揭示的竞争力。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低工资贸易”问题,而非“技术差距贸易”问题。 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Q=f(L,K,T,M)(6-1) 式中 Q——产量;   L——劳动量;   K——资本量;   T——技术;   M——管理才能或组织技术。 因为直接投资的资本量与投资国和东道国的资本存量的比重很小,所以假设各国的资本禀赋不受直接投资的影响。假设有两个国家A(发达工业国,如日本)和B(发展中国家),A国向B国进行直接投资之前,A国的技术和管理优于B国。对外投资后使得B国使用更高级的技术和管理成为可能,这是因为技术和管理属于非特定要素。另外假设一般要素在竞争国家之间是可以整体流动或单独流动的。 国际直接投资前的比较优势结构如表6-1所示。表中两国的生产成本以相同的单位(美元)表示。B国相对于A国缺少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B国生产X和Y两种产品,并且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高于A国。其中X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品,Y为新的资本—知识密集型产品——机器设备。A国在Y产业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X产业上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即: 表6-1 贸易导向的国际直接投资模型 式中 C生产成本。 这种比较优势模式基于如下假设:A国相对于B国具有资本要素禀赋 ,而且在两国X相对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H—O理论有: 二、对应原理——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率的对应 一国生产X或Y由比较成本原则决定,然而这只是一个理论标准。企业的生产决策准则是比较投资利润率,而且如果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比较利润率与比较成本相符,那么这种准则将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标准。把这些条件概述如下:假定公司始终坚持“全部成本”原则,即公司将产品售价定在平均成本加一定的利润。假定P代表价格,Q代表产品销售量(销售量等于生产量),则PQ为厂商的总收益T,即: PQ=T(6-4) 其中,总收益T包括总成本C和利润R,即: T=C+R(6-5) 由式(6-4),得: 由式(6-4)和式(6-5),得: ,表示出售单位产品的利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19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副教授、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一线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21日上传了副教授、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