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中小学教学论文).docx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中小学教学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 摘要: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当前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存在令人担忧的一面,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完善教学策略,做到1.以儿童视角设计教学活动;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3.开发教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不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 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自从国家提出核心素养以来,核心素养成为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研究的热点,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素,当前学界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此,核心素养课题组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概括为“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三个领域、六项核心素养指标,综合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笔者将核心素养重要性归纳为三方面。 (一)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来临,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加剧,各国之间的竞争已从表层的生产力水平竞争转化为深层的以人才为中心的竞争。“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公民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主题。鉴于此,建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可以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并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把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1月11日,云南省又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德育与美育工作。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素质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以中考、高考成绩作为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观念引导,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和形成,导致素质教育的真正推行遭遇重重困境。这些现状与问题都迫切需要转变教育质量观念,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利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二、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核心素养置于我国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而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不容乐观的情况。 (一)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被动学习 尽管现在《道德与法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重点,但当前大多数小学一星期只开设两节《道德与法治》课,共80分钟课时,这会导致部分教师按照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并且强行灌输给学生,一到《道德与法治》课便照本宣科念教材,让学生勾画考试重点,使《道德与法治》课变成一门“老师念教材,学生勾教材”的枯燥的思政课。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自然失去了《道德与法治》课原本开设的意义。 (二)学校缺少专职老师,教师教材解读能力薄弱 由于当前小学基本上没有专职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多数由班主任担任,而班主任要顾及相应学科教学任务以及班主任管理工作,因而很少有时间去全身心研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看似简单,但实质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如果教师没有认真研读教材,只是按照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或套用所教学科模式去分析教材,这会使教材解读不到位,没有区分教材重难点。由于缺少专职老师,这样就会导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没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小学少有专门针对《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的相关教研活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能力薄弱的现状有所改善。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不管是学生德育评定,还是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评价,亦或是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评价,这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更缺少操作性强、科学性高、适应性广的具体评价举措。此外,相关教育检查或监测,很少提及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这样的评价缺失、没有监测和检查,必然导致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视程度减弱。并且当前大多家长、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副科,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久而久之,这样的导向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教学建议 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和相关文献以及实践,

文档评论(0)

观海原创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作者具有较高的编写水平,所创作文档内容完整,语句通顺,排版整齐,字体统一,标点符号准确,无错别字,打印清晰美观,无网络复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