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PPT课件.ppt

小麦病害PPT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概述;小麦病害; 小麦赤霉病 ;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形成苗腐、基腐、秆腐和穗腐 以穗腐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 苗腐(枯)——种子或土壤带菌引起。病苗芽鞘变褐腐烂,根冠随之腐烂。病苗黄瘦以致枯死。枯死苗基部可见粉红色霉层 基腐和秆腐——植株基部或茎秆部组织受侵后变褐色腐烂,病部可见粉红色霉层,严重时可致全株枯死。 穗腐——小麦扬花后出现 ;病状 个别小穗的基部或颖壳(水渍状褐色斑)——整个小穗(枯黄);少数小穗——穗轴——病部呈枯褐色——上部其他小穗枯死/不能结实/受害籽粒皱缩变小。 病症 高湿时(颖壳缝隙和小穗基部)粉红色胶质霉层(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后期出现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受害籽粒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穗腐;穗腐;秆腐;;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1.分类地位: 无性态: 主要为禾谷镰孢霉,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 燕麦镰孢 黄色镰孢 串珠镰孢 有性态: 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赤霉属;2.形态特征: 子囊壳 散生或聚生在病组织或其他基物表面,圆形或卵圆形,顶部略突起,有孔口,蓝紫色至紫黑色,壳壁粗糙,壳内有子囊多个; 子囊棍棒状,无色,基部稍尖,内含子囊孢子8个; 子囊孢子无色、透明,呈稍弯曲的纺锤形,多数3个分隔,作扭旋状排列子囊内。 禾谷镰孢可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 大型分生孢子多数有3~6个隔膜,有明显的足胞,镰刀形。 小型分生孢子为单胞,椭圆或卵圆形 ;;分生孢子 产生于分生孢子座的单生的侧生瓶梗或繁复分枝的末端瓶梗上;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顶端钝,基部向一侧突起,3—7个分隔、多数5个分隔,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时呈粉红色,孢子间有黏胶性物质将其粘连一起,不易分散。 通常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生理 病菌生长发育需要适温、高湿条件。 子囊壳及子囊孢子形成需要自然光照,在自然情况下,只有地面上的病残体或病粒的向光面才能形成子囊壳。 寄主范围很广,我国已发现的自然寄主有小麦、大麦、水稻、玉米、棉花、甘蔗、番茄、豌豆等作物及冰草、狗尾草等杂草共60多种。; 小麦锈病;;;秆锈;三种锈病症状的共同特点:在受侵染的叶片或秆上出现鲜红色或红褐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孢子飞散,呈铁锈状.后期病部还生成黑色的冬孢子堆。 三种锈病可根据其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的形状、大小、颜色、着生部位和排列来区分。 区别三种锈病,可形象的描述夏孢子堆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夏孢子堆: 小麦染锈病后,初期在叶片或秆上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长出黄色或红褐色的粉疱——夏孢子堆. 冬孢子堆: 在夏孢子堆处,后期长出黑色的疱斑(条、叶)或粉疱(秆)——冬孢子堆. ;; ;三种锈病苗期叶部症状比较 三种锈病成株叶部症状比较;条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夏孢子堆鲜黄色,最小,狭长至椭圆形,成株期呈虚线状并与叶脉平行排列,幼苗期以入侵点为中心,呈同心圆轮状排列。;小麦条锈病 ;;秆锈 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深褐色,最大,长椭圆形至长方形,排列散乱,无规则。;;;小麦秆锈病茎杆和叶片受害状;叶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可为害叶鞘和茎秆。夏孢子堆橘红色,大小中等,圆形至椭圆形,散生,排列不规则。;; “三锈”病原菌都属担子菌门,同科同属而不同种。即锈菌目、锈菌科、锈菌属。病原物分别为: 条形柄锈菌 隐匿柄锈菌 禾柄锈菌;相同点: 1) 锈菌均为专性寄生菌。 2) 多型:存在多种孢子。 3) 转主寄生。 4) 高空、远程传播(洲际性病害)。 远程传播条件: 1) 菌源地有大量孢子。 2) 适宜的气流、水平风力、降雨条件。 3) 孢子降落时有无感病寄主。;小麦“三锈”病原菌不同点;;; 叶锈病原菌的夏孢子 ;;小麦秆锈病病原菌的夏孢子(右)和冬孢子(左) ;麦类黑穗病;症状;麦类黑穗病种类: 小麦散黑穗病、大麦散黑穗病——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 小麦腥黑穗病——担子菌亚门腥黑粉菌属 (网腥黑穗病和光腥黑穗病) 大麦坚黑穗病——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 ;;小麦散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 ;大麦竖黑穗病;散黑穗病:裸黑粉菌 坚黑穗病:大麦坚黑粉菌 腥黑穗病:小麦网腥黑粉菌 ;小麦光腥黑粉菌 秆黑粉病:小麦条黑粉菌 ;;小麦腥黑穗病;网腥黑穗病病菌冬孢子;2.小麦杆黑粉病冬孢子;小麦白粉病;一、症状识别;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

文档评论(0)

祝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