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题型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简答题 简述岩浆高温热液矿床的基本特征。 ①成矿条件:高温高压,温度 300-600 oC,深度 4.5-1km,与深成岩浆岩有关,产于接触带;高温低压, 与超浅成岩或次火山岩有关,浅成高温,小于 1km。 ②围岩蚀变:强烈,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黄玉化。 ③高温矿物组合:氧化物、含氧盐—磁铁矿、锡石、白钨矿、黑钨矿、赤铁矿;硫化物—磁黄铁矿、辉铜矿、辉铋矿、铁闪锌矿、毒砂、Au 等;非金属矿物—石英、长石、Li 云母、角闪石等。 ④矿石结构构造:多具粗粒结构,带状或对称带状构造。 ⑤矿体形态及规模:充填方式成矿,脉状、扁豆状,似层状,矿床规模中小型。 2、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 含矿热液的来源多样深部的岩浆热液火山-次火山的热液海水热液地下水热液变质水热液在长距离 运移过程中经混合而成的混合热液。 含矿热液的成分复杂主要组份:水挥发组份 :S、CO 、Cl、F、B,金属组份:Fe、Cu、Pb、Zn、 Hg、Sb、Ag、Au、W、Sn、Mo、Co、Ni、Bi、U 等多种。 形成温度和深度较其它内生矿床低和浅矿床形成的温度:一般在 400℃以下最高在 500-600 ℃最低在 50℃左右,矿床形成的深度:深-中深(4.5-1.5km)浅到超浅(1.5km-近地表)。 构造控矿作用极为显著,各种构造空隙既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又是成矿物质沉淀的场所。 成矿时间一般晚于围岩,属后生矿床。 成矿方式: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为主,矿体多呈脉状、网脉状、似层状、凸镜状等多种形态。矿石构造常呈栉状、对称带状、皮壳状、角砾状、晶洞状、浸染状及块状等。 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金属矿物:硫化物、氧化物、砷化物及含氧盐等为主非金属矿物:碳酸盐、硫酸盐、含水硅酸盐、石英等。多数热液矿床中(特别是各种脉状矿床)矿石的物质成分与围岩的基本物质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矿床的形成过程的多期多阶段性,热液矿床的成矿过程往往是长期而复杂的,具明显的多期性和多阶段性。 通常会伴随各种热液蚀变作用:硅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等。 常出现矿化蚀变的分带现象。带状分布是指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矿石结构构造在矿床、矿体范围内在空间的变化规律。矿床分带、矿体分带、水平分带、垂直分带、正向分带、逆向分带。 简述洋流上升区磷块岩的形成机理和含磷相的分布规律。 洋流使海洋深部富磷海水到陆缘浅海洋流上升区表层引起生物的大量繁殖;生物从海水中吸收了磷死后沉入海底,生物遗体分解时放出的磷聚集或通过交代形成的磷富集成矿;在环境改变时初始富集的磷灰石可经过冲刷、分选和再富集成矿。含磷相的理想分布规律:自滨→浅海→陆坡上段常可依次出现: ①滨浅海陆源碎屑岩相:砂岩及粉砂岩等(取决于陆源供给状况); ②滨浅海碳酸盐岩-磷块岩相:岩性组合为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磷块岩(矿体呈层状、矿石多为碎屑结构、 鲕状及块状构造)等; ③浅海硅质岩-硅质页岩-磷块岩相:代表洋流上升区上段较为氧化环境的沉积相,在硅质岩与碳酸盐岩的 过渡段可能出现层状磷块岩,但多为结核状磷块岩; ④黑色页岩相:代表洋流上升区下段强还原环境的沉积相,含结核状磷块岩、可构成 U、V、Ni、Mo 等矿床。 形成盐类矿床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气候条件:必须有干旱的气候,使盆地中的水有较大的净蒸发量。 ②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成盐盆地是一个长期处于构造沉降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断陷沉积盆地,可以限制 淡水补给和不使卤水外泄。此种盆地包括:泻湖及封闭海盆、沙漠干旱区的内陆湖泊、萨布哈(干旱地区潮上带盐碱滩)。 ③岩相和岩性条件:碳酸盐岩相(咸化泻湖相的白云岩-石灰岩-泥灰岩系)、海相或内陆盐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成盐盆地岩相一般具“牛眼式”或“泪滴式”水平分带。 ④保存条件:a.盐层之上需要具备不透水的盖层以阻止盐层在盆地水淡化时溶解破坏。这些盖层通常是粘土岩、页岩及石膏;b.沉积后不发生强烈抬升和剥蚀;c.含矿岩系不被断裂强烈切割破碎,免受地下水的溶解破坏。 简述斑岩铜矿的蚀变分带规律。 斑岩铜矿矿床的围岩蚀变很发育,常具明显的、有规律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多数情况自岩体中心向外可分为: ①钾化(钾质蚀变)带:包括钾长石化、黑云母化。主要矿物为钾长石、黑云母、石英。 ②石英—绢云母化带:绢云母、石英、少量黄铁矿为主。 ③泥化带(粘土化带):矿物成分为高岭土、蒙脱石、绿泥石、绢云母、石英。 ④青盘岩化带:矿物成分主要为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石英、黄铁矿。 沉积铁(锰)矿床的矿物组合分带及其形成原因。浅海相胶体化学沉积铁矿床的矿物组合分带可分为: ①氧化矿物相带:主要矿物为针铁矿、赤铁矿,常见鲕状构造、叠层石构造、泥裂构造,形成于潮坪环境 (强氧化环境 Eh=0.4,PH=8.4); ②硅酸盐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