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理中考总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专题二地理计算.pptxVIP

2024年地理中考总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专题二地理计算.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篇热点专题突破;专题二地理计算;一、比例尺的计算

1.基本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地图上两地实地距离的量算

(1)首先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即可计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

(2)根据公式,获得任意两个要素的数值,就可计算得出第三个要素的数值,即: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3.比例尺表达方式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如果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00千米,则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为:;4.比例尺的比较

(1)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

(2)比例尺形式统一时,直接比较大小;比例尺形式不统一时,先转化成统一形式,再比较大小。

(3)对于数字式比例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5.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

(1)比例尺放大到原比例尺的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2)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3)比例尺放大到n倍(缩小到1/n)后,图幅面积放大到n2倍(缩小到1/n2)。;6.比例尺的选用

在用比例尺绘图前,首先要了解所画的地形(或实物)在长和宽这两个方向的实地距离。

然后量出图纸在长和宽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有“多大”。这样,才能根据实地距离的大小和图纸的尺寸,确定选用适当的比例尺。;二、气温的计算

1.气温的计算;(1)判断某地的气温值,求两地温差。;(2)判断某地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数值的递变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为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3)判断季节或月份(已知同纬度大陆和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

判断时间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等温线在陆地向高纬凸出,在海洋向低纬凸出;冬季陆地气???低,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在陆地向低纬凸出,在海洋向高纬凸出。;(4)判断海陆位置(已知某月份的等温线分布情况)

①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②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5)判断温差的大小:等温线的疏密情况

一般情况下,同一图中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①(季节)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纬度)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三、人口“三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1.人口“三率”的计算

(1)人口“三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注意点: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则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则表示人口减少(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则表示人口数量不变。;2.人口密度的计算

(1)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密度越大,表示该地区的人口越稠密。计算公式:人口密度=某地总人口数/该地总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注意点:人口密度不能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总数,人口总数还与该地区的面积大小有关。;(2)中国人口密度

①中国人口分布特点;②原因

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自然条件好,开发较早,社会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

西部: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自然条件较差,开发晚,社会经济条件较差,交通相对不便。;③我国的人口分布状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东部地区资源紧张,限制了其发展速度。人口密度太大,会产生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淡水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人口密度太低,会出现劳动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等问题。;四、高度的计算

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即选某一指定参考平面为基准面,物体重心在空中距离指定参考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该类型的计算一般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海拔高度的单位为米。

计算方法

1.A、B两点的相对高度=A点海拔-B点海拔(取绝对值)

2.陡崖的相对高度是(n-1)d≤H<(n+1)d(n为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山顶的海拔为h≤H<h+d(h为山顶附近的等高线的海拔,d为等高距);;1.小明发现图2的比例尺缺失,该图的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