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防治校园欺凌的模型构建.docx

中小学防治校园欺凌的模型构建.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防治校园欺凌的模型构建

摘要中小学防治校园欺凌的基本假设是,通过以常规教育为主、专门教育为辅的教育活动可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经过北京、湖北、黑龙江三地实验校的三年实践探索,构建了以“预”“防”“消”“治”“辅”为基本框架的防治校园欺凌实践五阶段模型,形成了以常态教育、先兆识别、干预消解、综合治理、善后辅导为主要表现特征的防治欺凌实践流程,旨在为中小学校实施防治校园欺凌工作思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校园欺凌;实践流程;模型框架;“预防消治辅”

校园欺凌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是国内外在预防欺凌问题上的共识。从世界各国的研究重心走势来看,校园欺凌的研究正在逐渐从理论分析研究走向预防实践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EcosystemsTheory)是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其将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1]因此,在制定预防校园欺凌的政策与措施时,必须从整个社会环境出发,不仅要改变学生行为和校园环境,还要考虑到欺凌行为的复杂性及外部社会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如学生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生社会关系网的构成及社会的态度和规范等。例如,挪威“欧维斯欺凌预防项目”(TheOlweusBullyingPreventionProgram,OBPP)从学校层面、班级层面、个体层面和社区层面设计解决策略。[2]芬兰“KiVa反欺凌项目”(KiVaAnti-bullyingProgram)内容包括一般活动(universalactions)和针对性活动(indicatedactions),一般活动是预防欺凌的发生(20小时的课程),针对性活动是对个人欺凌案例进行干预。[3]上述两个项目已被全世界各国广泛借鉴,并形成各国独具特色的活动。

中小学防治校园欺凌模型建构的基本假设是,通过建立以常规教育为主、专门教育为辅的教育工作体系,可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4]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小学实践层面回答如何“预防”,通过北京市朝阳区、湖北省武汉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预防欺凌实验学校的三年探索,不断完善预防实践流程,最终形成了以“预”“防”“消”“治”“辅”为标志的预防欺凌实践流程的五阶段递进模型,相应体现为五个层次的防治措施。“预”“防”“消”主要面向尚未发生典型欺凌事件的正面教育和对欺凌先兆行为的干预与消解;“治”“辅”则重点针对已经发生典型欺凌事件的综合治理和全方位的善后辅导。

一、“预”:以常态教育防欺凌于未然

“预”是防治校园欺凌实践流程模型的第一阶段,目的在于全面渗透防范欺凌的意识。“预”在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中,是指通过课程教学、教育活动、文化建设等全面开展的常态教育措施,提高师生及家长对于学生欺凌问题及的认知,掌握必备的应对技能,达到“防欺凌于未然”的目的。

(一)预防校园欺凌的校本课程开发

预防校园欺凌校本课程以4-11年级学生为主建构课程内容(见表1),旨在向全体学生普及预防欺凌相关知识,认识欺凌演化的一般过程和标志特征;掌握欺凌生成的应对策略和方法技能,从而有明确指向地增加学生对欺凌行为及阶段性标志的认知、体验和应对能力,形成尊重他人、友善待人、懂得共情、和谐互助的集体氛围。

(二)预防校园欺凌的全面教育活动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和充满友善关爱的班级环境,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因此,中小学校要将预防校园欺凌的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文明校园和友善班级建设,形成安全的学校环境氛围和包容的班级共同体文化。其系统建设须依托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突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对不同个体生命成长的尊重,将文明有礼、关爱他人、包容共情、责任担当作为学生发展目标,建构和谐校园。

其一,通识教育。将预防校园欺凌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是通过心理课程及师生交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归因和态度处理同学矛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心理行为表现特殊的学生进行专业评估,建立心理档案,制定辅导措施,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重点改善其心理行为,以缓解学生冲突,减少欺凌萌芽的产生。二是通过绘本阅读课程,引导学生借助读、讲、编、演等多种形式表达对友善的理解,形成对友爱互助同伴关系的认同,种下友善的“种子”。三是通过戏剧工坊课程,组织学生创编《爱与团结的力量》等预防欺凌和友善友爱主题教育戏剧,将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体验统一起来,引领学生更好地规范言行,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

其二,班級教育。开展友善班级建设。在班主任带领下,开展由学生和家长参与的集体讨论,形成共同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