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解析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专题04: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解析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

赏析

1.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断魂。把它们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如梦令》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与“花”,写出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了词人的伤感情怀。

5.反问

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旷达的情怀。

6.对比

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深切,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7.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8.双关

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朗、下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

9.互文

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渲染诗歌的气氛,使诗句整齐、对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词的意境更显丰富幽美。

10.叠字

重复使用同一个字。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这七组叠词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二、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1.景物描写的常见角度

角度

举例

分析

点面结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远近结合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前两句描绘远景,后两句描绘近景。

感官结合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从体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角度侧面写雪。

动静结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前一句是静景,是所见;后一句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清幽怡人的风景画。

声色结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两句中既有“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还有黄鹂的鸣叫,传达出欢快的情绪。

正侧结合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第三、四句则以环境的荒凉偏僻侧面烘托。

白描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本诗运用白描手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