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1.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

第I卷(客观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涂在答

题卷对应答案序号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家里,“我”是妈妈的孩,是外公外婆的外孙;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

对于“我”拥有的多重身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①人的身份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②人的身份是不确定的

③个人只有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②

2、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右图中,“我”与妈妈、外公、外婆的关系

属于A“我”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属于A

①地缘关系②血缘关系③业缘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①

3、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

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表明A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D.我们应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4、“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在新媒体及第三方支付手段助推下,吸引了越来

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带来“人人皆可公益”的新体验。这

告诉我们,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A.专心读书,丰富学识B.努力工作,奉献社会C.走出课堂,融入社会D.关心社会,热

心助人

5、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小明参加社区公益活动②某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③张老师积极参与支教④学校“护爱天使”社团,关爱敬老院老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具体表现在▲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④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如根据客户的体征数据,可以量身定制最

合身

的衣服: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客户端精准推送必威体育精装版的新闻。由此可见▲

A.互联网正在加速各种数据的融合与共享B.人们的衣食住行完全离不开互联网

C.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让生活更加的便利D.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

8、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传播新冠病毒起源的臆测泛起。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曾盘点出“四月

十大谣言”。要想使自己不成为网络谣言的受害者和传播者,我们要▲

①远离网络生活②提高鉴别能力③遵守网络规则④拒绝网络交往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程序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天浩提优资料知识点总结-试题试卷-课件教案-电课本资料下载

9、我国法律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了A

①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会受到处罚②随意在网上发表不实言论,就是违法行为

③网民要提高判断能力,坚决不能从众④网民要珍惜信息时代的话语权,不信谣、不传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②③

10、不久前,一则“清华大学教授拒绝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的新闻引发热议。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

来便利

的同时,也要面对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带来的或大或小的烦恼。2020年10月13日,个人信息保

护法草

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首次亮相。该草案的制定▲

A.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不被侵犯B.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不再沉迷网络

C.说明要警惕网络生活中的“陷阱”D.说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11、据调查

文档评论(0)

130****8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