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示课堂:写好高考高分作文,规避素材六大误区 附例解说.docx

高考作文写作提示课堂:写好高考高分作文,规避素材六大误区 附例解说.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写作提示课堂:写好高考高分作文,规避素材六大误区附例解说

高考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考查,而素材的运用对于作文的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很多考生在选择作文素材时存在一些误区,这不仅影响了作文的质量,更可能导致低分。下面将分析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运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规避策略。

误区一:只顾堆砌素材,不顾分析说理

有些同学积累并掌握了一定量的素材之后,想方设法在一篇文章中尽量多用,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顾题目材料,也不管文章中心,仅靠罗列堆砌材料来凑足篇幅,例证缺乏典型意义和代表性,它所证明的论点必然软弱无力。这样的素材,即使堆砌再多,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素材繁杂臃肿,导致文章不伦不类。如下面的文段: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李时珍几乎走遍了当时大半个中国,观察各种草药,才写出了《本草纲目》;竺可桢从事气象工作以来,每天亲自到室外观测气候,这些数据成了他研究的基础;李四光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等地考察,证明了我国存在第四纪冰川;梁启超“敢将日月再丈量”,针砭时弊,变法维新;黄文秀踏遍山野每寸土,让致富之花开遍穷乡僻壤;袁隆平毕生追求“禾下乘凉梦”,研制杂交水稻造福苍生。杨振宁把自己的一生,写在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注脚里,写在了功在世界、心怀家国的隽永篇章里。顾诵芬在”一张白纸”的背景下,领导团队接连攻克了抖振、跨音速机体振动、发动机频繁停车、机体温度过高等技术难题,为歼8最终设计定型做出了突出贡献。彭士禄投入核电站的研究和创建工作,为大亚湾以及秦山核电站建设做出贡献。时代风云变幻莫测,纵使脚下荆棘遍地,我们也要脚踏实地,躬身实践,才能摘得玫瑰,闻得馨香。

——2023年高考天津考生《我行故我在,青年须起行》

上面语段用了很多素材,有李时珍、竺可桢、李四光、梁启超、黄文秀、袁隆平、杨振宁、顾诵芬、彭士禄等,材料不可谓不丰富,但都是蜻蜓点水,给人以生硬堆砌的感觉,丝毫没有具有针对性的分析说理。李时珍、竺可桢、李四光三个事例似乎证明“学以致用”,梁启超、黄文秀、袁隆平三个事例似乎证明”进取奉献”,杨振宁、顾诵芬、彭士禄三个事例似乎证明“家国情怀”,这些例子庞杂无序,不能证明中心论点。

规避策略:运用素材注意“三要”。首先要典型。所谓“典型”,就是其有代表性,切合主旨要求。不但是客观的、真实的,而且必须是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的。其次,运用素材要“一致”。论据与论点“一致”,指的是文章所连用的材料能证明论点。如果材料与论点不一致,论据即使确凿,也无济于事。此外,要分析。要在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千万不能只摆事实不讲道理。

误区二:只是罗列现象,没有深入本质

在高考作文中,不少考生所用素材,是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是真实的,但却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不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貌合神离,似是而非。有些文章看似洋洋洒洒,却套路式、标签式呈现,不能契合文章的中心,如同一枚叶子,表面完整,却干枯无色,没有鲜活的生机。如下面的文段:

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备受瞩目。“天眼”望星河,“蛟龙”探深海,“高铁”驰神州、“5G”联天下……“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義和”逐日,“天和”邀游星辰,中国足迹不断在星际拓展;“慧眼”成功观测黑洞爆发,“悟空”获取宇宙射线能谱精细结构,中国发现不断加深着对时空的认知。不久前,C919国产大飞机圆满完成首个商飞,在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6名航天员在我国空间站胜利会师。放眼神州大地,“中国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按下了“快进键”。

——2023年高考浙江考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

上述文字肯定是当今时代我国的真实素材,但这样的素材不见得就典型,不见得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因为它不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更不能把落点放在“讲好中国故事”上面,从而切入“故事”的内核,探求故事的意蕴,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貌合神离,似是而非。

规避策略:选用素材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面对纷繁复杂的素材,要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力争能够以小见大,能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举一反三,才能触及本质,紧扣主题。

误区三:全盘照搬照抄,不加浓缩提炼

有些同学将手中所掌握的素材不加区分,不加选择、提炼,原样照搬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的结果是材料芜杂、粗糙,臃肿不堪,遮掩了关键信息的表达。有些同学图省事,不动脑筋,照搬照抄作文材料,或者是干脆将平时见到过的作文素材直接放到新的文章来,又或者把自己平时写过的文章,不论是否与考试话题相切合,一概“拿来主义”。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