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让统编教材落地生根 论文.doc

守正创新,让统编教材落地生根 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守正创新,让统编教材落地生根

摘要:用好统编教材让语文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在读透课标、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读懂统编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统编材教。从创造性的开发课堂的前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抓教材中那些值得品味的语言,发挥自身无穷的创意,带领学生反复咀嚼,一咏三叹,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合理运用教材开展各种情境练写,培养学生想象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发生质的变化,实实在在地让统编教材落地生根。

关键词:统编教材导入技巧语文素养情境练写

引言:随着小学语文教材全部迈入统编教材时代,随之而来的教法与学法也有相应的变化。“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我们要用好统编教材让语文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就要在读透课标、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读懂统编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统编材教。从而,让统编教材落地生根,让它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了。

一、入口的语文味——未成曲调先有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多数会有一段“前奏”,为即将唱响的“主旋律”,先营造一个恰当的氛围,创设一个和谐的情境。“一石激起千层浪”“前奏”设计一开始就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做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那么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导入环节中,配上优美的“威尼斯的风景视频”,同时教师深情地介绍叙述:这就是意大利的古城——威尼斯。

它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百岛之城”“千桥之城”“水上城市”之称。这儿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威尼斯城热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看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威尼斯的小艇同样闻名于世。

接着,让学生自由交流威尼斯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教师在学生高涨的激情中板书课题——威尼斯的小艇,然后引出阅读话题: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同学们跟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威尼斯去了解那里的小艇。

这简短的几句开场白,不仅仅是对课文资料的恰当补充,更像一件艺术品,让人不由入情入境,感受着教师诗一样的语言,感受威尼斯水上名城的独特风光。

随着这样的“前奏”,哪一个学生不愿亲近文本,不想去那美丽的文字中去走一遭呢?还记得我校有一位老师教《慈母情深》课前,她配乐朗读《母亲》——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因此,我确信,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适机谈话:诗中描写的是谁?(母亲)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母亲、母爱”。)在唤起学生的记忆和联想之后,诱发出学生美好的情感,将学生带入一种绵长的温暖情愫之中,学生自然的进入了感受母爱的情境之中,心灵的触动真切而自然!这样的课堂“前奏”,散发出它淡雅的芬芳,对学生后边的理解感悟做了良好心理上的准备和情感上的铺垫。

课堂的前奏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前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如果说,《威尼斯的小艇》重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那么《慈母情深》便是在激起兴趣的同时又注重了以情激情,引发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情感体验。

高尔基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久去寻找它。”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好的前奏,是对统编教材的一种创造性开发,可让统编教材“活”起来,可让统编教材落地生根。

二、咀嚼语文味——字字句句皆语文

记得上学期,我上《桂花雨》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让学生朗读句子,引导学生感受花的香。追问哪一个字突出了香”?引起学生讨论“浸”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说是“泡”的意思,有的学”生说是“含”“包裹”……花香又不是液体,怎么能用“浸”字呢?这个“浸”字在此应该怎样理解呢?显然,学生不能发现这其中语言表达的玄妙。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这个问题,我通过字理诠释,加深对“浸”字的理解,最后回归文本,终于让学生懂得原来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此时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活跃课堂氛围。这时再让学生美美的读一读,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语言,体会重点词语“浸”字在句中的含义和在文中的妙用。

学生们悟性好,一节课下来,竟也学会了很多读书方法。当读到另一句“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呀摇,桂花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