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教育——我园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docVIP

《玩的教育——我园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玩的教育——我园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PAGE

PAGE1

江苏省中小学

教学研究第五期

重点立项课题

《玩的教育——我园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研究方案

研究单位徐州八一中心幼儿园

主持人丁红朱金华

拟定时间2004年5月修订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课题提出的背景

玩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它自发地发生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不仅因为玩是有趣的,还可以通过玩来学习。玩是幼儿思考、想象、尝试、验证、创造、吸收的方式,是幼儿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方式。玩——就是游戏。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这种特殊关系,是幼儿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显著标志。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均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建构以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为特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体系,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儿童观、课程观的影响,儿童往往被看作是承受教育影响的被动的客体,是灌输知识的对象与容器。游戏更多地被教师用作是传递知识经验,巩固与强化知识技能的媒介或载体。例如,教师往往像上课那样来组织幼儿的角色游戏:确定“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主题,制定与分配幼儿在游戏中承担的角色,想方设法地使游戏内容与情节向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并以此作为评价幼儿游戏正确与否、水平高低的标准,结果使游戏成为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为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为变相的作业或上课。由此可知,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造成了理论上重视游戏、实践上轻视游戏或忽视游戏的矛盾现象。这种现象长期以来难以扭转。如何消除这一矛盾现象,已经成为当今学前教育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性研究课题。

纵观我国游戏研究的发展状况,将游戏与课程相结合几乎等于空白,这就很难发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真正意义,游戏往往被当作一个教学手段单独包含于幼儿园教育领域之中。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以幼儿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幼儿园的课程也应该贯穿游戏的精神、游戏的方法、游戏的途径、游戏的内容,也就是说蕴含游戏化的教育因素,才能使幼儿在身心轻松愉悦中获得自然而有益的发展。那么,如何构建游戏化课程?怎样真正使本园幼儿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全美幼教协会/全美幼教专家协会指出:课程“在某一具体社区的背景下必须是突显

已经成为当今学前教育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保护儿童游戏的权利”频频成为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际组织召开研讨会的主题。美国、俄国、以色列、瑞典等国家的一些幼儿教育工作者曾专门研讨这个问题,如,卡根(Sharan·Kagan,1990)认为,在美国造成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态度、结构、功能三种障碍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的5种对策。克拉哥曼和斯米兰斯基(KlugmanSmilansky,1990)则认为,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在实践中如此困难,是因为从研究结果到实践的链条上缺乏几个“中间环”。“把研究结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要求一个在思考的实际过程”。美国心理学家费恩(Gveta·Fein)指出,一种发展理论并不就是一种实践理论。要跨越在游戏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必须在游戏的心理学理论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学理论的再建构。

在我国,随着幼儿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幼教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从观念上、政策法规上强调重视儿童游戏权利的保障,从理论上探讨游戏的功能和意义,并试图建立中国自己的儿童游戏理论。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均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规定了游戏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将这一精神落实到幼儿园实践中,成为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幼教实践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问题,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关于儿童游戏观、活动区创设、自选游戏指导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关于“小幼衔接中的游戏问题”、“幼儿园音乐游戏”、“自主游戏”的研究;省编幼儿活动教材明确以“游戏和操作是幼儿的生命”为活动宗旨等等;大批有关游戏研究的理论专著、教材、资料汇编、幼儿园教师用书及翻译著作纷纷出台。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对实践起着积极的导向和指导作用。

纵观我国游戏研究的发展历程,重视探索儿童游戏与教育的关系逐渐成为今后游戏研究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幼教工作者虽然认识到游戏与学前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我国在教育学领域所进行的研究较为薄弱,大多还停留在游戏的年龄特点及教育建议的水平上,仅就游戏的指导谈游戏,简单移植游戏心理学理论与研究,对游戏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缺乏系

文档评论(0)

158****95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