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嘎尔尼访华》读书报告.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谈睡狮之殇:被夸大的愚昧与落后

————后现代史学观马嘎尔尼访华

2018030041周加生85

1995年,《怀柔远: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出版,即刻引发了史学界

的剧烈反响,再度掀起“世纪末之争”。该书也成为后现代史学观著作的代表。本文

将从以下方面阐发笔者对本书的见解和补充。

一、本书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本书首先为“马嘎尔尼访华”事件铺设背景,包括清帝国的制度和社会背景,大

英帝国的发展状况等等。正文则从大英帝国的计划筹备讲起,记叙了清王朝的应对工

作,并详述马嘎尔尼使团自舟山北上,一路朝京,中途遇礼仪冲突,热河会面,赠礼

传信,短暂逗留,参观,谈判到被遣返这一全过程。

笔者认为“马嘎尔尼访华”事件在本书中充当了论据的角色。作者的根本目的是

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分析,为世人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后现代史学观,并打破

“现代史学观”垄断历史研究领域的局面。

笔者认为,本书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用六章叙事,用两章铺设背景——详细

阐述清帝国的局势,大英帝国遣使时的国情等等。史学研究的严谨性在本书中得以充

分体现。笔者认为,正因完备客观的背景铺设,史学家得以更充分地揭露某些囿于现

代史观的谬误,破而后立,进而正确地分析史实。本文受此启发,将立足于以下几方

面,对本书进行解读和补充:重审史料的客观性;探究“中西礼仪冲突”这一历史遗

留问题;后现代史观角度解读乾隆回信;从社会背景入手分析乾隆拒绝使团请求的原

因;对后现代史观的个人理解和展望。

二、重审《马嘎尔尼访华日记》的客观性

历来,西方均以《马嘎尔尼访华日记》为史料依据,忽视了为他们提供信息的使

团方面究竟是否客观。现代史学观认为马嘎尔尼使团的任务以失败告终,当归咎于清

王朝的自大,自闭,不合作,且认为此次访华事件,体现了清朝对贸易和科技的轻视,

甚至认为该事件是1840年英帝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诱因。笔者认为,这是对此次事件

的过度解读。对于该事件的定义,存在中西方彼此的误解。

根据何伟亚对该事件的描述,笔者尝试梳理马嘎尔尼的心路历程,并加以分析,

发现其前期大致是向逐渐自信发展,至热河觐见开始,逐渐对任务丧失信心,但他最

终仍然认为此行有所收获。

在觐见时,马嘎尔认为礼物一定会让皇帝满意,因此对乾隆冷淡的反应暗含不满,

并主观断定清帝国轻视科技。而且,马嘎尔尼对皇帝赠与的玉如意和其他礼物不屑。

在这一点,笔者认为,马嘎尔尼除了过度解读帝王的言行之外,还用了商的思想看

待问题,不自觉地过分看重物品本身和价值,不曾意识到互换礼物是中国承认两国平

等共处的重要表现。

使团受邀参观后,形势急转直下。不仅他们因为清朝的富丽堂皇相形见绌,使团

所有关键的请求基本都被乾隆拒绝,甚至最后被清朝遣返。马嘎尔尼没有在“扩大贸

易”“征税”“英官驻京”“内地考察”“传教”等等方面取得进展,而这些恰恰是大英

帝国派遣使团的主要目的。马嘎尔尼因此断定清朝轻视贸易,闭关锁国。但是这仅仅

是对清朝态度的主观看法,具体而论,是对乾隆态度的误解。

何伟亚在文中也提出了对马嘎尔尼的看法,认为他把自己视角的局限性归咎于他

;他的博物学家眼光有偏颇,认为别都诡计多端,充满神秘;过于自信,以为对

清朝廷的落后与不足很了解;以商眼光看待过问题。

一言以蔽之,马嘎尔尼对此次访华的记叙的客观性有待商榷,中西方文化差异很

大程度上导致了彼此的误解。

三、后现代史观看“礼仪冲突”

使团进京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在协商觐见流程时,英国代表团拒绝行跪拜礼。

中国经过再三斡旋后同意。由此,马嘎尔尼认为清帝国并非像所描述的那样一成不变,

还是有所变通的。这是马嘎尔尼对清帝国改变的诸多看法之一。但是,在后世的研究

中,礼仪问题遭到了一定程度的误解。

“磕头”在使团访问的过程中不只出现了一次。使团中途目睹下等百姓(主要是

同船的船夫伙夫)跪在皇帝画像下亲吻地面,使马嘎尔尼认为中国的“专制”停留在

培养无用的“奴性”国民阶段。这段小插曲以及后续的礼仪冲突,都体现了西方对“磕

头”等中国礼仪的误解。

1

西方认为“磕头”代表了“绝对服从”“压迫权

文档评论(0)

文库垃圾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这个人很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