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规程.pdf

基于物联网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物联网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物联网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春稻的基于物联网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080.2可靠性试验第2部分:试验周期设计

GB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T20524农林小气候观测仪

GB/T28418土壤水分(墒情)检测仪器基本技术条件

GB31221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

QX/T261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规范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DB12/T886天津小站稻基质育秧技术

3术语和定义

DB12/T88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监测点选址及布设

宜在棚室的内部及其外部设置监测点。

日光温室每5栋应至少选择1栋设置监测点。在温室结构,调控设备,育秧基质、肥料、农药等主要

生产投入品以及管理方式一致的棚室中选择一个且有代表性的日光温室设置监测点。

连栋温室应在每个棚室设置监测点。

监测设备选址、布设的其它要求应符合GB31221、QX/T261的规定。

5监测设备

可采用固定式自动监测站或移动式监测设备进行监测。监测设备的构成、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

20524、GB/T28418的规定,安全性应符合GB19517的规定,稳定性应符合GB/T5080.2的规定。

6数据采集、传输、处理

6.1采集要素

1

6.1.1棚室内部环境

-2-1

至少应采集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μmol▪m▪S)和基质相对含水量(%)。

6.1.2棚室外部环境

-2-1

至少应采集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μmol▪m▪S)和风速(m/s)。

6.2采集频次

监测点的数据应设置为至少每10分钟采集一次,遇特殊天气宜加密采集频次。

6.3数据传输

通过红外、蓝牙、ZigBee、WiFi等短距离信号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感器与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

输。

通过GPRS/3G/4G/5G、光纤等远距离信号传输方式实现采集控制器与监控中心(服务器)之间的数

据交换。

6.4数据处理

由物联网基质育秧监测及控制系统(服务器)接收采集控制器发送的数据,通过功能模块,完成对

数据的存储、整理、清洗、转换和分析。

采集的信息应按照第7章的规定形成管理决策。

7决策

7.1适宜指标

7.1.1温度

棚室内温度管理应符合DB12/T886的规定。

7.1.2光照

-2-1

出苗前遮光,出苗后白天光照强度宜保持在(50~1000)μmol▪m▪S。

7.1.3水分

播后第一次水,浇水后基质相对含水量应达到100%。

全秧田期应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60%。

秧苗一叶一心期以后,浇水周期为1d~2d。

移栽前2d~3d浇一次水,基质相对含水量≥90%。

7.1.4风

除通风降温除湿需要外,设施内应以静风为宜。

8干预

2

8.1原则

应以棚室自身性能主动调节为主,超过最大主动调节能力时应启动调控设备(如遮阳网、通风口、

排风扇、喷淋、湿帘)被动调节,应将棚室内温度、光照、基质相对含水量及风量保持在7.1章节所述

适宜(阈值)范围。

8.2光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