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

济,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目的是分析和总结新中国7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论证它的基本规律。从新中国历史来看,党在过渡时

期提出的“一化三改”总路线和总任务引导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

阶段,同时也把自己的符号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

的原点。尽管“一化三改”总路线仅仅是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但在其过程

中已经产生或提出了许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命题,而圆

满和成功回答这些命题,往往需要付出更长的时间,但问题的产生和提出

则是这个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斗争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化三改”;逻辑起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从哪里开

始写起,也是一个难事。马克思的《资本论》从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

开始写起,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从社会主义商

品写起呢?我以为不然。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基本品格之一,它

不是书斋的理论,而是革命与建设行动的指南,因此它是问题导向与目的

性的统一。《资本论》要回答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是永恒的,还是历

史的;它的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论证其

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商品写起,就是服务于和服从于这个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

济,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目的是要分析和总结新中国70多年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论证它的基本规律。这是研究的主题。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要把新中国前30年和后40多年联

系起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主张。他说,前后两个时期“本质上都是我

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

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是新中国前后两个时期

的本质规定性,“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

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

本对立的。”[1]

[1]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年第

7期。

一、问题导向与实践逻辑:国家工业化的本质与规律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的历史起点,最早在党的十三大报告提过,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确认:“从五十年代中期我国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

经济的改造,基本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构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形

态。以实践论的逻辑和经济学逻辑来分析和论证这个历史性的转变,应当

态。以实践论的逻辑和经济学逻辑来分析和论证这个历史性的转变,应当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新中国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这个国家?毛泽东同志很早

就在思考这个重大问题。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从总结抗日战

争的教训中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独立,必须有经济独立为保障,经济独立

必须以工业化为基础,经济不独立,就会成为国民党政府那样的帝国主义

国家的附庸。他说:“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

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2]在党的七大报告中,其中一节专

门论述了工业问题,明确提出了新中国的建设目标是“使中国由农业国变

为工业国”。1949年7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再次

重申了这个目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

的问题。”[3]解决国家工业化是新中国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新中国需要着

手的第一个实践任务和第一个理论命题。

1951年2月,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

的设想,即用三年时间(1950—1952年)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

济,然后转入国家工业化建设。1951年12月,他明确阐述了关于国家工

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

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

和国防工业,一切必要的轻工业都应建设起来。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

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

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4]根据此后一年半的实践,

1953年6月,毛泽东同志把这个思路正式表述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

务:“从中华

文档评论(0)

分享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