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VIP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

(1)民族分布: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2)中央机构:设、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3)管理措施: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2.汉朝

(1)中央机构:设管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3)边疆政策

①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

②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结合教材第一目“《燕然山铭》石刻”图片,思考其有何重要史料价值?;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管理机构

(1)机构: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分工: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2.隋朝时期;3.唐朝时期

(1)关系:唐朝与边疆地区突厥、回纥等地方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

(2)机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3)表现;4.宋朝时期

(1)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2)交融: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3)趋势: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羁縻政策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予抚慰,即在民族地区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实际上就是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结合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思考:材料反映了鸿胪寺有何作用?;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2.明朝

(1)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_。

(2)修筑长城: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

(3)开展贸易: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4)边疆治理;3.清朝

(1)中央机构:设立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

①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③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等。

④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土司制度

明朝在西南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设立宣慰司等各级行政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他们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必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缴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提示以军事征服为基础;给少数民族首领授予官职,将其纳入官僚系统;给予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重视民族间的平等与交融。;史料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封建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①。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人、汉人,同属臣民。”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②》

读史①②体现了史料主旨。;提示特点:具有历史继承性,在继承中创新;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始终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推行边疆政策。;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深化拓展;;1.[教材内容改编]秦、汉均采用屯田戍边等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如秦在河套地区,就以“拜爵”的方式,将中原汉族军民迁去开垦土地。西汉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这些政策

A.有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B.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D.解除了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秦汉时期向边疆移民,在边疆地区屯戍、设置田官、监督屯田等,为边疆地区带去了大量劳动力,有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等,B项错误;因俗而治指顺应当地的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