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内卷”与“上岸迷茫”: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及调适.docx

考研“内卷”与“上岸迷茫”: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及调适.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PAGE

PAGE14

考研“内卷”与“上岸迷茫”: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及调适

[摘要]大学生群体呈现考研“内卷”与上岸“迷茫”的“悖论”现象引发社会关注。通过剖析大学生考研“内卷”动机与上岸“迷茫”现象,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维度分析大学生主体的心态变迁机理,揭示其存在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培养体系存在短板、研究生学习动机衰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研究生制度保障、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调试研究生学习动机等对策建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考研;学习动机;调适

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路径之一。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57万人,比上年增加80万人,同比增长21.22%,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按往年招录比预估,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将为120万左右,招录比为3.8:1,这意味着考研难度将创十年新高。“学历焦虑”盛行之下,考研本质发生改变,从以前的“不怕考”“不惧考”,变成现在的“不得不考”“被迫考”。虽“一研难求”,但部分成功上岸的“准研究生”却又处于“迷茫”、“后悔”、“徘徊”等消极情绪之中,“学业不良”等问题逐渐凸显。多所高校研究生被“清退”、被开除等事件也并非个例,硕士研究生学业问题的严重性引发社会关注。通过以上现象与实例不禁引发研究者思考:本科生挤破脑袋成为研究生后,为何会出现学业不良甚至不能按时毕业等问题?为何“学业不良”“清退”现象仅存在于部分研究生群体中?本文着重从大学生群体动态且复杂的学习动机入手,结合质性访谈,分析访谈对象的考研动机及其读研阶段的真实状况,以期从“内卷”到“迷茫”的现象中分析大学生群体学习动机及其调适问题,从而引导大学生端正考研动机,激发学习动机,成为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一、考研“内卷”与上岸“迷茫”的社会画像

“内卷”作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之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成更加复杂的现象”,现在泛指“所有具有‘过度竞争’特征的社会现象”[1]。考研“内卷”是教育领域过度竞争的现象之一。一方面,考研“内卷”成为教育“内卷”过程中无法抑制的产物,是社会助推下形成的“学历焦虑”的重要呈现;另一方面,上岸“迷茫”呈现当代研究生在经历“内卷”后产生的截然相反的心态。

(一)考研“内卷”现象产生的动机剖析

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导致其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反映了个体进行学习的需要”[2]。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角度分析“考研热”现象,可分为内在需求动机、外在诱因动机、多元认知动机。

1.以学术发展为导向的内在需求动机

据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显示,为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而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超过30%,因本科专业不理想、想学感兴趣专业的学生超过20%。[3]一是学术兴趣使然。兴趣使然下的考研动机,是群体为满足对专业兴趣的探求,积极、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内卷”,并享受于其中。多数学生因对本科专业不感兴趣,试图通过考研补偿失落,再次寻找兴趣专业深入发展。“放弃了四年的微电子,一是没有兴趣,二是经常在实验室熬夜伤身体。”(S1,男,研二)也有学生因本科所接触的专业知识较为浅薄,为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在兴趣引导下选择读研进一步深造。二是学术志业所在。马斯洛需要理论中,人在满足“生理”“安全”等低级需求后会追求自我实现。有学生试图通过考研弥补高考遗憾,既是为寻求心理平衡,更是为延续梦想。也有学生为实现学术建树选择跨专业考研,以第二专业辅助第一专业,实现交叉学科的突破。“本科学自动化,考虑到自动化应用领域需要对接国外产品,且后期会遇到较多海外项目,所以选择跨考外语,希望能辅助第一专业。”(S2,男,研二)可见,不管是学术兴趣还是学术志业为主的内在需求动机,能够激发大学生群体积极主动适应规则,并在“内卷”的被动席卷下主动掌握全局,并不断增强实现个人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2.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外在诱因动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陷入“内卷”困境,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的考研动机。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2022年近六成考生因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4]一是行业岗位竞争激烈。自古“学而优则仕”,功利主义思想渐行之下,“学”异化为“学历”,把学历等同于能力已成为现今各用人单位的普遍标准。而在“学历鄙视链”下,本科生在就业市场失去原有就业红利,“引进高层次人才”“硕博研究生优先录用”等要求在就业市场已成常态,职业竞争“白热化”已成为近年常态。“我本科毕业后发现好工作的招聘条件大都是985/211、硕博学历优先,所以只能选择考研以弥补劣势。”(S3

文档评论(0)

dkgoodluc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