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虚伪的形式.doc

  1.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告别虚伪的形式.doc

第一章瞧,他们走来了 瞧,他们走来了 (代总序) 吴义勤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完成了一次巨大的历史转型,这次转型在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给中国的精神文化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困惑与创伤。而文学和文学批评则无疑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与牺牲品,文学的边缘化、文学中心地位的失落、商业对文学的冲击、公众对文学的漠视等等,都使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窘之中,在此情况下,文学批评的风光不再、饱受诟病也就更是自然而然的了。不仅如此,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困境还来自于其自身的压力,那就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学及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合谋”而形成的“繁荣”,已经事实上构成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学批评的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不打破这个“神话”、消除这道阴影,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批评的“真相”就会被遮蔽,就不可能得到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仅就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来说,“缺席”、“失语”的指责可谓不绝于耳。但这种指责又在多大程度上是接近真相的呢?许多人在怀念八十年代文学批评和文学批评家的背景上,面对一大批八十年代成名的文学批评家在九十年代纷纷离开文学批评现场的事实,发出“缺席”、“失语”之类的感慨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不应据此忽视另外一种事实:那就是在八十年代批评家离场的同时一大批九十年代批评家的登场,以及这代批评家在九十年代的批评业绩。真相也许是这样的:一代人走了,又一代人来了,但是对上一代人怀旧、挽留、痴情甚至有些怨艾的目光,模糊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对新一代人的成长与奋斗视而不见。这其实也就是我们策划这套“e批评丛书”的背景。关于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我们有自己的判断,我们不认同所谓“缺席”、“失语”之说,更不认为九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对比于八十年代就是倒退了,相反,我们更愿意把九十年代看做文学批评回归其本体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还够不上“超越”、“突破”之类夸张的说法,但是它前进的步伐却无疑是坚定而有力的。我们选择的十位批评家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的地位、名声和影响也许还无法与八十年代那批批评家相比,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了全新的追求,他们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也算得上是对一个时代文学批评成就的一次总结和展览。这套书不是宣言,也不是证明,而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呈现”与“展示”,这代批评家将用他们最优秀的批评文章标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e批评丛书”最终能够面世,首先要感谢的是山东文艺出版社的路英勇社长。早在二年深圳大学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我、洪治纲和谢有顺就有了这套书的设想,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二三年十一月份,山东文艺出版社的路英勇社长和陈光新总编邀我、张清华、施战军和黄发有四位在出版社召开了一个选题座谈会,我谈了这个选题,得到了路社长的热情响应。他对九十年代的文学批评非常熟悉也非常关注,当即就给这个选题以很高的评价。后来几天,我又和路社长进行了几次热烈的长谈。我拟了这代批评家二十人的名单,最后由路社长和陈总编定下了出版两辑的规划并圈定了两辑批评家的入选名单。就连“e批评”这个丛书品牌也是我和路社长在长谈中确定的。在我们的理解中,“e”时代既是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的指称,又是一个指向未来的不确指的年代,它是告别,又是开端。而“e”批评则应是能体现“e”时代文学批评“标高”的批评,它应超越前人,启示未来。因此,对我们来说,“e”批评既是“确认”,又更是一种“期待”,我们期待一流的批评,期待优秀的具有特殊“高度”的批评家。   当然,我们知道,历史不是由自己书写的,“e批评丛书”同样也不是一个历史的“定本”,它也许证明不了任何东西,但它是一个“平台”,它让这代批评家拥有了交由历史审判与选择的机会。他们就这样走来了,历史也许将会由此被改写。 2004年春节于济南。   自 序   最初走上文学批评的道路时,总有一种不甘和委屈,那似乎是对一种失败的默认,对一种命运的屈从。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成为一个作家才是真正的理想。可以说,正是这种理想支撑了我少年时代的生活。年少时所有的无知与张狂,所有的幸福与悲哀,也似乎总是能从这里找到依据。但是,生活从来就不会按照人的主观设计前行。大学中文系本来应是圆梦的理想场所,我却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那些伟大的文学与伟大的心灵,映照出了我的渺小与卑微。我感到了一种恐惧,这种恐惧使我一步步地远离了我的作家梦想,但是却培养了我对文学的敬畏与信仰。当然,恐惧与敬畏并没有夺去我对文学的热爱,正是热爱使我无法离开文学,只不过,我需要寻找另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文学的爱。   文学批评就是我选择的方式。从最

文档评论(0)

独孤默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