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doc

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访谈 孙民 任菊英 孙玮 课程教材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其后发效应是需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得到验证的。而教师的主动参与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下面,我们几位来自实验区的老师,以互动交流的形式,从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就《品德与生活》这门新课程、新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做一探讨。 孙? 玮:作为教研员,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实验区的老师在用教材的过程中,有的上成看图说话,有的是按教材内容一一讲下来,对这些现象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任菊英: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新教材的功能和如何利用新教材的问题。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教材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实现了教科书功能的转变,所以就要求我们要用新的教材观来认识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长期以来,教材是被当作单向传输知识的载体和工具,人们把它视为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教师习惯于就教材教教材,认为教师应忠于教材,教材中的内容必须逐一传授给学生。 首先,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老师教的依据,但不是“教本”,是儿童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是和儿童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儿童进入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拐棍。其次,新教材的主要功能表现为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功能,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建构。 新教材的这一新功能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体现得很充分。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中的第二个话题“花草树木点头笑”,就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老师教,而是作学生探究知识的范例,以讨论的形式展示了花草树木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教材中提示的“5个可以”说明了花草树木的作用,而“可以……”以及“光荣榜”活动,则是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不能仅将这五个“可以”,当知识教给学生,教材文本中的知识不是惟一和最终的目标。它只是实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手段。 所以,我们需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材。 孙? 民: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作为一线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树立新的教材观。特别要注意这样几点: 1.不能照本宣科 有的老师拿到新教材感觉到新教材好看不好教。所谓“好看”,是指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身边的生活事件。学生有兴趣,喜欢看。而“不好教”,则是觉得没有什么可教的,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教起。其实,这是用旧观念看新教材。以往我们总把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材即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材上呈现的一切。对于新教材,那种照本宣科的做法已很难行得通。 教学内容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能够真正地驾驭教材,凭借教材所呈现的话题、范例引导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注意是凭借,而不是重复。教师需要合理地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的构思能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地体现出来,这样,教材才能用活。 2.不能看图说话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所以,在使用以图为主的新教材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搞成看图说话,那样只会是干巴巴的表述图意,说些无关痛痒的大道理。我们需要看图对话,让图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让图中的场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 例如二年级下学期《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不应简单地上成书上的儿童是怎么做的,我要向他们学什么。而要通过书中的小女孩聚精会神地观察她养的金鱼,引发学生讲出“我”养兔、养蚕时是怎么样……由此唤发出“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不正是教材上所画不出来的儿童的真切感受吗?通过这种对话,教材的范例性充分地得到了体现;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通过这种对话,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相依相伴,共同成长。这样是不是可以说教材真正用到位了呢? 3.不能弃而不用 品德与生活课实施的是生活德育,以生活为依托,贴近生活是本课的显著特点,对于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是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的。这样一来,是不是可以不用教材了呢? 陶行知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把社会上、生活中的东西搬一些到学校里,好比搬一些树枝到鸟笼里,但鸟笼毕竟是鸟笼,决不是鸟的世界。他还说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才能起到教育作用。新教材实际体现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它不只是关注生活,它更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的发展。教材更重要的功能是引起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思想活动,自我建构。教材是拐杖,在学步时,不去依靠是可能摔跤的。 例如,二年级上册中的“爱惜书本和文具”的话题。对于拿到新书、新的学习用品的学生来说,这个话题他们有话可说。但往往会流于空泛。教材适时地提供了范例:我也想保护好书,可是它总爱卷角;笔老爱掉;本子总擦破……在教学中,这些范例就像拐杖一样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