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1999.11 (部分).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历史教学1999.11 (部分).pdf

摘自:历史教育 2000年2月 高中学生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 白幼蒂 研究的重要性 材料解析能力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从未学过 (未见过) 的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并由此形成相 应认识的一种能力。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殊能力。 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客观的历史事实本身无法重演,也不 可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要学习认识历史,主要借助以文字形态存在的 资料。掌握材料解析的技能是学习、学好历史的基础。 材料解析不仅仅是阅读和提炼信息,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指导下,通过对资料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形成 历史概念,再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获得对历史发展规律性认识的 过程。因而培养材料解析能力是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材料解析中学生直接接触承载丰富历史信息的材料,通过研读自 己获取信息,独立作出相应的结论,有利于养成探究的精神。若在发现 史实、诠释或评论史实中,学生有自己新的见解,即是从探究迈向了创 新。 人类正处于一个 “知识爆炸”的时代,养成探索的精神,掌握迅速 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将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近些年来,随着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力度的加大,材料解析能力 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但却普遍存在着 “以考促学”的问题。因此,材 料解析的能力培养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材料解析的原则 史论相结合。史论结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论御史,即以历史唯物 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历史资料。认识历史,解释历史,最重 要的是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着眼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 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或反作用。同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 处理信息。例如 1995年高考的 “继昌隆缫丝厂”题。没有方法论和唯物史观的指导, 就不可能把有效信息排列为逻辑顺序,也就不能从中概括出机器生产代 表了新的生产力,显示了优越性的结论。二是论从史出,即结论根据材 料得出。 “史”作为历史材料反映的是历史的客观进程,“论”是以充 足的资料为根据从分析历史现象中得出的结论。因此历史结论是不能人 为作出的。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生搬硬套、 “贴标签”等形而上学的做 法应坚决予以摈弃。例如1996年高考的 “大生产运动”题、1998年高考 的 “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努力”题,有些学生之所以得出完全相 反的结论,就是违背了 “论从史出”的原则。史论结合是材料解析的指 导原则。 知识为依托。材料解析能力与对历史知识系统化的掌握有着不可分 割的联系。英国历史教育学家蒂姆·洛马斯说: “要了解(材料)所提 供的证据,需要对那个时代的境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掌握证 据的意义和提出正确的意见之前,需要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 “没有 对历史本身的认识,是不可能正确处理证据的。”就以《三字经》中“在 上世尧舜兴禅让尊”简单的一句话为例,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就无法 解读 “上世”、“禅”的含义。同样,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相对的,不 以一定的时代背景为依托,很难对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论做出恰如其 分的评价。以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为依托,学生就能够在各种历史材料中 发现、汲取和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 材料解析的层次和方法 高中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对材料的认知、理解、 运用与创新。 认知史料。对材料的认知是指读懂材料文字上的含义,按要求搞清 材料的基本面貌。其范围:首先是确定时空。历史是具体时间和空间条 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过程。因此确定材料内容的时间、 地点是认知的首要任务。一般可以根据材料的出处、注释或内容确认。 其次是读懂材料中的专门用语和涉及的重要知识。例如, 《八一宣言》 中 “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这句话, “兄弟阋于墙”指的是在家里争吵,这里喻指国共两党的关系。可见, 认读专门用语和重要知识,是整理材料弄清其基本面貌最重要的能力。 再次是准确识别材料中对历史的叙述、描述和对历史的看法、评价之间 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历史的叙述、描述是表达客观历史事 实本身;对历史的看法、评价是表达作者自己的一种态度,肯定或否定 的观点

文档评论(0)

山丹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