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 ——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pdfVIP

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 ——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 ——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pdf

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 ——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要: “教化”是儒学的一个核心观念。但儒家教化的形上学基础是理性人文主义的“哲理”,而不是单 纯信仰义的“教理”。儒学并未独创一套为其自身所专有的仪轨系统,它所据以施其教于社会生活的仪式系 统,就是作为古代中国社会普泛生活样式的“礼乐”。它与一般宗教仪式、仪轨系统所特有的固定性和排他 的性质,有根本性的区别。儒学的教化,可以称作是“哲学义的教化”。儒学“教化”的哲学意义,就是要 在人的实存及其内在精神生活转变、变化的前提下实现生命的真智和存在的“真实”。儒家的哲学,可以名 之为“教化的哲学”。 关键词:教化;教化的哲学;存在性事实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上世纪初以来,儒学被纳入哲学的范畴来进行研究。儒学有其自身的哲理系统,被称作 “哲学”,毫无问题。近年,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教化作用受到关注,学者由此又强调儒学 的宗教性义涵。“教化”是儒学的一个核心观念。但儒家教化的形上学基础是理性人文义的 “哲理”,而不是单纯信仰义的“教理”。儒学义的教化,可以称作是“哲学的教化”。儒学 作为哲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以“教化”为其旨趣,而不专主于认知性的理论建构,这是 它不同于西方哲学之处,可以名之为“教化的哲学”。 一、儒学研究的学术转向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的命运与中国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20世纪初以来,儒学在社会文 化角色和学术思想的形态上经历了一场根本性的转变。 儒学社会文化角色的转变,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它与社会生活的疏离。作为汉唐以来传统 儒学基本存在形态之一的“制度化儒学”,辛亥革命以后已退出历史。儒学的思想和文化理 念,与现实政治解构,失去了它与现实社会政治制度的依存关系。与此同时,社会生活样式 的历史连续性亦发生断裂。传统儒学与作为社会生活样式的礼仪礼俗本来密切相关。儒学以 其对世俗社会礼仪礼俗的思想诠释和提升作用,构成了与社会生活相切互成的关系。这是儒 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教化之本的原因所在。中国现代以来的文化意识,以激进主义和 反传统为主潮;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仪礼俗遭到严重破坏,不能循历史 连续的途径再建完整的、具有文化灵魂和活力的社会生活样式(新的礼仪礼俗)。儒学在现 代基本上失去了它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 与此相应,儒学在思想学术上也经历了一个传统向现代的学术转型。上世纪初以来,中 国学术研究引入西方学院化的学术规范,儒家思想学术的研究也基本上被纳入“中国哲学” 的思想框架。这种研究方式的特点,是把儒学作为一种思想学说从具体的历史过程中抽离出 来,以西方哲学的概念模式对之作现代意义的诠释。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儒学作为一种现 代哲学思想的学科内容、理论规范、范畴体系已基本建构起来。这种诠释工作,对于建立儒 家思想的现代形态,实现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型,使儒学达到在现代学术水平上与西方哲学、 学术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无疑具有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但与此同时,这种研究也 表现出一种抽象化、非历史的倾向,它把儒学的研究带上了一条“学院化”的道路,使之与 民众社会生活相脱离而趋于“知识化”的一极,导致了其活的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意义的缺 失。 要言之,儒学在其现代社会角色转换和学术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它与 社会生活的隔离;这使之难以构成中国现代文化重建的一个活的文化生命动力。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儒学的研究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儒学学者民族和文化 关怀的意识增强;儒学的研究逐渐由单向度的西方哲学和思想学术标准转向对儒学自身学术 思想独特性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的揭示,儒学哲理系统所蕴涵的教化内容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 联性受到关注;遵循思想发展的历史同源性和文化生命连续性原则,重建儒学切合当代社会 生活的新的思想形态,作为一种儒学研究的新的趋势,似乎初露端倪。这种学术转向在以下 几个方面有很明显的表现: 第一.近年的一些儒学研究著作,已不再局限于概念的抽象领域,强调哲理性诠释的思 想史、学术史、经学史(经典诠释史)、文化史、社会史背景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成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