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社会互动 本章的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互动及其相关概念;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理论;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和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掌握集合行为及其理论,了解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重点:社会互动及其相关概念,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及其意义。集合行为及其特征。 难点:通过社会互动理解个人与社会关系。 讲授学时:4学时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社会互动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近、接触等方式而发生的交互作用的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 社会互动的过程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阶段: 1.接近和接触阶段。 2.理解与了解阶段。 3.调整与反应阶段。 影响社会互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生物因素 第二,心理因素 第三,社会因素 第四,文化因素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 1、乔治·米德:每个人都有自己与自己的交往过程,按照符号进行交往,所有符号都有文化意义上的特征,互动是以有意义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 2、郝伯特·布鲁默:我们是根据我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规定我们对它的行动;我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在任何情景下,我们都经历内部解释过程 3、威廉·托马斯:所有人都必须共有符号的意义,才能进行行动。强调主观,自我重要性,未考虑其它因素。 二、拟剧论(戈夫曼) 研究制造印象以及别人根据自己印象做出反应的过程,前提是碰到不熟悉的人时发生的情况。 人类互动的特点是印象处理,希望别人按自己的愿望行为,当第一印象取作用时,人们往往制造一种印象,目的是为了控制互动者。 三、本土方法论 任何人的互动都由一种民间规则支配着,互动双方都具有对事件常识性的知识和假设,以此解释互动双方的常用规则。 四、交换理论 霍曼斯交换社会学,适用于小群体研究,它包含几个基本命题: 1、? 成功命题 2、? 刺激命题 3、? 价值命题 4、? 剥夺和满足命题 5、? 攻击与赞同命题 6、? 理性命题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方式 一、暗示与模仿 (一)暗示 1、什么是暗示? 埃尔伍德认为:“凡一个人以一个意思传达给别人,别人无批评的,或无合理的根据,即接受了,此种过程谓之暗示”。 博格达斯则说:“暗示是有意地或无意地发出刺激的过程”。 暗示就是一种行为或行为结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无批评、无对抗的条件下,迅速使他人的心理受到影响,并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的过程。 从主观的方面看,可以产生暗示反应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具有接受暗示刺激的经验和习惯系统。 第二,不存在与暗示刺激相冲突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第三,态度、价值观念等内在系统处于尚不稳固或不成熟状态。 第四,极端的情绪状态。 从刺激作用的状况来看,容易引起暗示的刺激主要有如下特点: 第一,有节奏或单纯的刺激,如诗歌、韵语、国旗、商标等容易使人集中注意力; 第二,反复持久的刺激; 第三,具有特殊的暗示潜力的刺激,如神圣性、较高的社会地位及暗示者的丰富常识等,都容易使他人接受暗示。 暗示类型 1.直接暗示。又称为提示,是指暗示者给予受暗示者的面对面的暗示。 2.间接暗示。指用委婉曲折的表示或刺激对他人发生暗示作用。间接暗示常常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3.反暗示。暗示刺激引起与暗示者的预期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如“此地无银”的标记引起“此地有银”的联想,就是一种典型的反暗示。 4.自动暗示。也就是自我暗示。或者说暗示刺激不是来自外界而来自于受暗示者自身内部的暗示作用。 (二)模仿 模仿就是对暗示的反应,也就是由暗示刺激而引发的类似的心理及行为的反应过程。 模仿并不仅限于行为,思想、情感方面同样可以模仿,这里主要取决于暗示刺激,行为的暗示产生行为的模仿,思想、情感的暗示产生思想、情感的模仿。 模仿的种类 根据模仿者过程中是否具有主动、自觉意识的加入,将模仿分为两类:即自动模仿与有意模仿。自动模仿是指对他人的思想、行为等自然而然的模仿过程。而有意模仿就是对他人的有意仿效。有意模仿又分为非合理模仿与合理模仿两种情况,非合理模仿是指那些只对行为的表面进行刻意的模仿而不理解其所以模仿的意义。合理模仿则是出于对模仿对象的深刻理解、以及模仿者的理性思考。 塔尔德的“模仿定律” 在无其他力量的阻碍时,模仿是按几何级数进行的。 模仿一经传递则必然发生改变,不会与原形绝对相同,无论是个人的模仿还是社会的模仿都是如此。 塔尔德还提出了模仿的逻辑律与非逻辑律作为主要定律的补充。逻辑定律又分为逻辑冲突律和逻辑结合律;非逻辑定律则包括模仿由内向外律、模仿由优至劣律、模仿风俗时尚交替律三个方面。塔尔德的理论尽管有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但他对模仿规律的研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