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pptVIP

历史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ppt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背景知识:新中国历史阶段划分 1.1949—1956(新中国成立初期) 2.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1966—1976年(文革时期) 4.1976-1978(徘徊时期) 5.197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相关国际因素) 1)政治条件:新中国的成立,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2)经济条件: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3)相关国际因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1)核心(提示:“一化三改”) 2)特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一体两翼”) 3)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 3.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提示:农工商、三大改造、人民生活) 2)成就 ①“四个工业” ②长春一汽;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宝成、鹰厦铁路 ③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重点突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主线穿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兴起:19世纪70年代前后; 2.初步发展:甲午战后; 3.较迅速发展:20世纪初; 4.”黄金时期“:一战期间(1914-1918); 5.萧条:一战后(1919-1927); 6.显著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 7.萎缩: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8.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9.恢复发展:1949-1952 10.基本消失:1956年。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1956) 1)国内形势(提示:“三个基本”) 2)国内的主要矛盾(提示: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实质: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提示:“从农业到工业”) 2.1958年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 1)原因(提示:领导人因素、苏联因素、中共因素)。 2)表现(提示:“三面红旗”) 3)标志(提示:“四股歪风”) 4)影响(提示:“四个严重” ) 3.1960—1962年的经济调整: 1)措施(提示:“八字方针”) 2)结果:1962,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4.“文革”十年动乱,国民经济损失严重。 知识整合 1.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 3)“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 4)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 2.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哪些成就?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史实: 1)成就: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共八大(1956);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2) 2)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结论(提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社会主义经济的内涵) * * 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目的 意义 概况 原因 资本主义工商业 手工业 农业 小农经济不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 1.互助组; 2.初级社; 3.高级社。 分散、规模小,不利于先进技术推广。 1.试办; 2.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 3.一次性合作。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 1.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2.公私合营; 3.全行业公私合营 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实质: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化。 1.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 2.方法:和平赎买(原因?) 1)我国经济落后,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 2)争取和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巩固统一战线。 3.途径:国家资本主义。 1)初级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2)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①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②全行业公私合营。

文档评论(0)

基本能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