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呐喊_自序_看鲁迅的心理历程和创作思想.pdfVIP

从_呐喊_自序_看鲁迅的心理历程和创作思想.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从《呐喊·自序》看鲁迅的心理历程和创作思想 余忠淑 摘 要:从《呐喊·自序》一文中,可以看到鲁迅创作《呐喊》的一些真实的心理历程和创作思想。鲁迅的心理历程是跳跃的, 苦闷的,充满矛盾和艰辛的,其创作思想出于救国救民目的。 关键词:鲁迅;《呐喊·自序》;“梦”;呐喊;心理历程;创作思想 中图分类号:I21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3-0140-02 作者简介:余忠淑(1977-女(藏族)),,四川泸定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康定626001)中文系教师,在读硕士, 主要研究民族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学教法。 收稿日期:2007-08-08 1922年12月3日,鲁迅编订完《呐喊》,并作了著名的《呐 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2[],于是去日 喊·自序》。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转 本仙台学医。1904年,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预备卒业回 入低潮时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 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 [2] 传统的关于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理论确立了一种提纯的经典 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然而,他对中国国 模式,不能体现鲁迅思想的动态性与发展性,在一定程度上遮 民的缺点和病根认识越多,对自己的医学救国理想就越怀疑。 蔽了鲁迅世界的真实性[1] 1906年,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那些强壮而麻木的“看客” 。《呐喊·自序》是鲁迅的一篇真诚披 露心迹的文字,是他的一个自我总结和反省,从中我们可以看 以及“示众”的场面,对鲁迅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正是从那时 出鲁迅创作《呐喊》的心理历程和创作思想,看出一位伟大的 起,鲁迅决定“弃医从文”。鲁迅的全部创作,都是沿着“改变他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最后走向成熟之前的激烈的心理 们的精神”这一思想发展的。 锤炼和思想斗争的真实的一面。 (三)弃医从文,文艺救国 鲁迅从日本的维新想到自己民族的前途,一直在探索所 一、“不能全忘”的“梦” 谓“国民性”问题。幻灯片画面使他更加深刻地感觉到:“凡是 《呐喊·自序》开头说:“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 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 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 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2[] 从民族革命和人民解放的要求出 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 发,鲁迅认为,医治精神的麻木更急于医治肉体的病弱,而文 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 艺是改变精神的利器,便决定中止学医,改治文艺。“国民性” [2] 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这里 把社会革命寄托于精神改造,是启蒙主义者难免的弱点,但当 “梦”指作者年轻时候的救国救民理想和追求。“不能全忘”,说 群众还没有普遍觉醒的时候,这种思想仍然有它积极的意义。 明了在现实中救国救民理想和追求受到挫折后,尽管是寂寞、 于是在1906年春,鲁迅终止了仙台学医,回到东京从事文艺 痛苦和失望的,但没有全忘记“梦”,还对未来充满希望,于是 事业,筹办“新生”杂志。“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 创作《呐喊》,大声呐喊,继续启蒙国民的思想的斗争。 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而

文档评论(0)

qsaq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