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ppt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ppt

  1. 1、本文档共2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ppt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它包括理解和分析综合两部分,理解部分主要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等;分析综合主要考查信息的筛选、要点的归纳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综观2009年高考,从选材看,人物传记仍是重点,除天津、湖北、重庆、江西几省,均选择人物传记,人物仍是忠臣、良将、仁人、义士之类,且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对应,旨在引导人们健康发展。从考查内容看,理解和分析综合两部分都有涉及,实词的地位尤为突出,新课标地区所有考卷均考到实词,这些词既有课文出现过的,也有没出现的;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也是一个考查重点,几乎出现在每套试卷中。 从2009年考查情况看,2011年高考在文段选择上将更加趋于多元化,一些哲理性强的散文和文质兼美的散文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内容的考查上将趋于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考查重点外,一些新鲜的考点将时有出现。 比如,直接考查句式(像2009年浙江卷),兼考问答题(像2009年福建卷)等。另外,文言断句也将得到强化。总之,2011年高考文言考查会异彩纷呈。 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李斯非①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②当世,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③秦记皆烧之。非④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是古非⑤今者,族灭。吏见之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 1.解释文中的五个“非” 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 【答案】 ①驳斥 ②责怪 ③④不是 ⑤认为……不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臣请敕史官________     (2)非博士官所职________ (3)有敢偶语《诗》、《书》________ (4)吏见之弗举________ 【答案】 (1)命令 (2)掌管 (3)相对私语 (4)检举 【参考译文】 李斯诽谤淳于越说:“学生们不学现在而学古,认为现在不好,惑乱百姓。我请求下令给史官,不是秦国的书都烧掉;如果不是博士官等职,天下有敢收藏《诗》、《书》、百家学说、各种刑书的人,全都交给各地守尉集中焚烧;有敢偶然说《诗》《书》中句子的人,处死;以古时学问反对现在的,灭族;官吏发现而不揭发,和犯人同罪。”秦始皇同意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3~4题。 晏子振民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①,晏子 令吏重其赁②,远其兆③,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④。” 【注】 ①当:主持,主管。②赁:工钱。③兆:此句与下句有误,应是:“远其涂,佻其日。”佻,延缓。④偶:通“寓”,寄托。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晏子请为民发粟________ (2)民足乎食________ (3)依物而偶于政________ 【答案】 (1)粮食 (2)充足 (3)政策 4.解释下列各句中“振”的意思。 (1)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________ (2)轩辕乃修德振兵________ (3)天伦之爱,振古莫俦________ (4)三年台成而民振________ 【答案】 (1)挥动,抖动 (2)整顿,整治 (3)自,从 (4)“振”通“赈”,赈济 【参考译文】 景公时,闹饥荒。晏子请求给百姓发放粮食,景公不同意。晏子主管修筑路寝之台,他命令管理提高雇工的工钱,增加道路的长度,延缓工期,而不加以催促。三年后台子建成,百姓也得到赈济。所以君王满意于游玩,百姓粮食能饱足。君子说:“按照政策晏子只想发给百姓粮食罢了,如果不能实现,就借助事物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 一、关于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下列几点 1.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对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关系很大。 2.一词多义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又如“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是用其本义;“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 3.词的古今异义 学习文言文困难大的是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相同的词,这类词的词义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

文档评论(0)

专业好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0200002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