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模具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模具设计 6-1 流道系统   流道系统(runner systems)将熔胶从竖浇道引导到模穴内,要推动熔胶流过流道系统就需要额外的压力。当熔胶流经流道系统时,产生的剪切热(摩擦热)使熔胶温度升高,有助于熔胶的流动。   虽然适当的流道尺寸对于一个塑件和模具设计有许多好处,但因为其基本原理尚未广泛深入了解,所以流道尺寸设计问题经常被忽略。一般认为,大尺寸流道可以使用较低压力推进熔胶流动,但是却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会产生较多的废料,也需要较高的锁模力。反之,适当的小尺寸流道在使用原料和消耗能源等方面可以达到最高效率。流道尺寸的缩减极限在于射出成形机的射出压力规格。   模流分析的流道平衡功能可以找出最佳化的流道尺寸,提供良好的流道系统,以合理的压力降充填平衡的流道和模穴。设计良好的流道系统有下列好处: ( 可以决定最佳的模穴数目 ( 确定熔胶可以填饱模穴 ( 可以达成多模穴系统之平衡充填 ( 可以达成多浇口之模穴的平衡充填 ( 可以使废料最少化 ( 使塑件顶出较容易 ( 达成能源使用效率最佳化 ( 可控制充填时间/保压时间/成形周期时间 6-1-1 模穴数目之决定   模穴数目的多寡取决于可应用的生产时间、射出机射出量的大小、所需之塑件品质、射出机塑化能力、塑件形状与尺寸,以及模具成本等因素。以下三组简单的公式可以协助决定模穴数目,应选取三组公式所获得之最小值作为设计模穴数目。 产品数量    假如塑件尺寸公差的要求不甚严格,而且需要大量的成品,则选择多模穴较恰当。模穴数目取决于供应一定量塑件所需的时间(tm)、每批次的塑件数量(L)、生产一模塑件所需的时间(tc)、和淘汰因子(K),其中, K = 1/(1 - 不良率)   模穴数 = L × K × tc / tm 射出量能 射出机的射出量能也是决定模穴数目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射出量能的80﹪为射出重量(S),再除以塑件重量(W),即可计算出模穴数目。    模穴数目 =S / W (3) 塑化能力   射出机的塑化能力是影响模穴数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将射出机的塑化能力(P)除以每分钟估计的射出次数(X)和塑件重量(W),即可计算出模穴数目。   模穴数目 = P / ( X × W)  6-1-2 流道配置   多模穴系统的基本流道配置方式如图6-1,包括: ( 标准流道系统(standard,或鱼骨形Herringbone) ( H形流道系统(H-bridge,或分枝形branching) ( 辐射流道系统(radial,或星形star)   H形和幅射流道系统提供自然平衡,亦即从竖浇道到所有的模穴都有相同的流动距离和流道尺寸,所以各模穴都有相同的充填条件。至于鱼骨形流道系统,虽然不是自然平衡,却比自然平衡系统可以在相同的模具内塞进更多模穴,造成最小的流道体和最低的模具加工成本。除了采用自然平衡的流道系统之外,不平衡的流道系统也可用人工改变流道直径与长度,或是在各个子流道加装流量调节螺丝,以调整获得平衡的系统。模流分析软件的流道平衡分析可以自动化完成流道平衡。 6-1-3 竖浇道尺寸之决定   竖浇道尺寸主要决定于塑件尺寸,特别是塑件的肉厚。竖浇道的设计必须能够方便可靠地让塑件脱模,于射出成形时,竖浇道不可以比塑件其它部分的截面更早凝固,如此才能够有效 图6-1 基本的流道系统之配置 图 6-2是建议的竖浇道设计规范。不具有锐角的系统有助于塑料的流动,所以,应该将竖浇道根部设计成半径 r2的圆角。其它的设计规格如下列: Dco ≧ tmax + 1.5 (mm) Ds ≧ Dn + 1.0 (mm) α ≧ 1° ~ 2° tan(α) = (Dco – D) / 2L 图6-2 竖浇道根部的圆角可以改善熔胶的流动 流道截面之设计   常见的流道截面如图 6-3,包括: ( 圆形流道 ( 梯形流道 ( 改良梯形流道(圆形与梯形之组合) ( 半圆形流道 ( 长方形流道 通常建议采用前三种流道截面设计。就最大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而言,圆形流道最佳,也具有最小的压力降和热损失,然而,却必须在两侧模板都进行加工,模具加工成本通常较高昂,而且合模时两侧的半圆也必须对齐。相对地,梯形流道只在母模侧加工,其效能也很好,梯形流道通常应用于三板模,因为三板模如果采用圆形流道时,可能无法顺利脱模,而且模具可能在分模线造成圆形流道与模板滑动件之间的干涉。 图6-3 常用的流道截面形状   对于不同形状的流道,可以使用做为流动阻力指标的水力直径(hydraulic diameter)进行比较。水力直径愈大,流动阻力愈低。水力直径定义为: 其中, Dh = 水力直径 A = 截面面积 P = 周长   图

文档评论(0)

38号店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