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福利供给: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具有非政府性、民间性和公益性。 中国政府将“民间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概念交互使用。 非营利组织具有五个特征: 1、既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也不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 2、不以获取利润为组织的目的和宗旨,不进行分红和利润分配; 3、有正式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 4、是经过合法登记并接受政府监管的公众组织。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福利供给功能 一、开展扶贫救助工作:包括技术扶贫、教育扶贫、救助贫困母亲等形式,通常做法包括: 1、直接提供包括资金、物质等经济资源; 2、开展各种培训,将有用的信息、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受益人; 3、开展包括小额信贷等的扶贫项目; 4、监督各级政府贯彻执行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福利供给功能 二、提供非营利的专业化社会服务,包括社会康复和社会辅导、社会支持与维权等两大类。 非营利组织因为直接面对社区居民和各类弱势群体与边缘群体,因此它具有主动开拓社会服务的内在动力。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福利供给功能 三、发挥“上通下达”的沟通作用。 1、非营利组织因为经常接受政府委托的服务项目,因此会及时向政府反映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福利需求,帮助政府更有效地制定各项社会福利计划和项目。 2、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自愿和协商的方式解决居民与政府之间的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是当前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社会福利供给资源得以扩大的必要条件。 政府应将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职能和社会事务剥离出去,转交给各类官办的与民间的非营利组织; 政府积极主导、推动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育和发展; 政府应鼓励企业和个人对非营利组织慈善捐款; 建立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制环境。 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大力提倡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很多非营利组织分担了政府的管不了的社会事务,如何理解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目前国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存在什么问题? 中国社会福利供给:政府 中国政府福利供给责任的演变:在农村,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是一种以家庭保障为主、集体为辅的保障模式,政府几乎不直接承担责任。在城市,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是国家保障模式,社会福利供给基本上是由政府包办。 90年代中期后,政府要建立一个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累积型社会福利供给制度。 目前中国政府主导模式的不足 政府在社会福利供给体系中扮演着一种主导性角色。 城镇改革中政府的历史责任与新制度运行的现实责任划分不清,不利于政府责任的合理定位。 政府责任与民间责任划分不清,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真正形成。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不清。 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 1、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社会问题 (1)1978年之后,中国社会的变迁主要是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而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三是从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社会向开放和多元化社会的过渡。 (2)当前中国面临的直接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A、城乡贫困人口和社会救助问题 B、城镇失业人员的安置和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排问题 C、城市农民工的就业和权益保障问题 D、城镇离退休职工和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 E、新社会问题的涌现:如家庭暴力、艾滋病、同性恋问题 (1)中国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是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不同时期经济建设的主导方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 (2)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A、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和单位办社会福利转向政府、单位、社会团体和社区等多方共同举办的责任共担模式 B、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服务的责任归属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在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里扮演着核心的作用 C、同居民需要相关的社区服务已经逐步发展成社会化的模式,改变了过去单一由基层政府行政主导的工作模式; D、在社会福利体制内,专业社会工作已经开始进入社会福利服务的范围。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的发展 1、中国社会福利形成了以城镇和就业为基础的“单位制福利”,其本质上是一种身份制待遇。 2、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社会里并未出现专业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也未成为一门专门职业。 3、在满足公民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与策略上,中国发展出一种特有的“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基于文化和政治环境的因素,受助者与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同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有很明显的差异。 转型时期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出现 1、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几所高校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同时民政部也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倡导。 2、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端并非偶然,其原因表现在: (1)社会转型和社会问题的基本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JJ_T 135-2009 (2023年版)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正式版.pdf
- 肠道门诊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022版).pdf
- 2023.05.14 金沙之行考察报告(2023.05.14 改).pptx VIP
- 开放系统23661《计算机组网技术》期末机考真题及答案(第101套).docx
- 2022高二【语文(统编版)】大卫·科波菲尔(第二课时)课件.pptx
- 民事起诉状(征信名誉权纠纷).docx
- 第1讲 E.K.Strong销售技巧(上).doc VIP
- 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pdf
- 吴兴区湖州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社团类初中科学微型校本课程教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