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务.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种就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搏奕、集权为主)编制的方针政策先布置下去,下面的人员编制完成后再自下而上的进行汇总,再审批下去,成为一个操作性的预算。 第二种就是自下而上(作业基础、民主思想)下面人员先编制了预算,然后将预算送到上面,由上面的人员予以审批。 以上三种模式实际上是三种管理思想的体现。比如,自上而下的方式体现的是集权思想,体现的是战略导向,没有协商的余地。自下而上的方式体现的是民主思想,它以作业为基础,它的导向也非常明确。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可以说是前面两种方式的综合。它是一个上下搏奕的过程,以集权思想为主。目前,各先进企业集团大多采用第三种,也就是上下集合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必须设计好,否则,它会影响预算编制的效率和预算组织安排。一般各企业集团对预算编制流程都把程序标准化,制成标准的流程图,使各级编制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不会出现混乱。 6、全面预算的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本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年度工作计划。 国家、行业或本企业内部定额。 产品(服务)以及材料、物资的市场价格预测。 其他影响预算编制的因素。 (2)编制原则 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原则。确保企业以收抵支,量力而行,留有余地,规避财务风险。 以资金预算统揽全局,以成本费用预算控制重点的原则。以资金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成本费用预算控制不必要开支。 经济效益优先原则。明确成本费用控制目标,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共性是指集团预算管理采取统一的模式和范围,个性是指各预算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局部调整某些指标。 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刚性是指维护预算的权威性,预算一经确定,不能随意调整,灵活性是指如遇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可以对预算进行调整和追加。 上下结合的原则。指预算编制和管理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7、全面预算的作用 (1)全面预算可以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级部门的具体目标,可以动员全体职工为此而奋斗;企业全面预算是各级部门工作奋斗的目标、协调的工具、控制的标准、考核的依据,在经营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 (2)全面预算运用货币度量来表达,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经过综合平衡以后可以体现解决各级部门冲突的最佳办法,使各级部门协调工作;实施全面预算后,将以货币形式详尽地规范和促进企业的各项活动。 (3)全面预算是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当实际状态和预算有较大差异时,可以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4)全面预算有利于划清责任中心,健全责任制度,变被动的奖罚措施为主动的激励约束制度。 (5)“所有者权益最大化”是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现代企业追求的是:筹资成本最低化,财务风险最小化、营运资本最活化、资产配置与结构最优化、投资效益最佳化、纳税管理合理合法化。要达到以上目标的,并且最终实现“所有者(股东)权益最大化”,都有赖于事先的全面预算。 (6)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是企业增收节支、增产挖潜、扭亏增盈、提高效益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7)预算管理是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全面预算管理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信息,超前提出财务预算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对策,使财务管理从目前的被动应付和机械算账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 三、目前,在开展全面预算 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认识上还不一致。不少企业员工认为,编制全面预算是公司领导要我编的,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模式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足够的认识。因此,将全面预算工作视为负担,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在编制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组织领导和必要的平衡协调;在执行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应变措施和调节手段,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2、预算的准确率难以把握。目前市场情况变幻莫测,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全面冲击下,竞争空间越来越小,部分企业不用说预算,就连正常的生产销售计划都没有。大部分企业对预算存在畏难情绪,预算的准确率难以把握。 3、责任不明确。全面预算涉及到企业的各方面、各业务部门,其责任应落实到企业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但从现状看,预算工作的责任似乎落到了财务部门,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预算在编制、执行中出现的各方面矛盾和问题难以平衡、协调。 4、技术手段尚未跟上。预算管理得到关注但无法真正成为管理控制的工具。我国许多企业集团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预管理的应用,但是由于手工环境下预算编制周期长,在跨地区的组织成员间进行预算的下达、上报、审批、调整难度较大,预算控制无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